生产环境与健康
第一页,共五十五页。
不良的劳动条件
影响劳动者的健康
甚至引起职业病
〔occupational disease〕
第二页,共五十五页。
Hi急性 局部和全身损伤 死亡(事故)
电离辐射损伤 慢性 皮肤伤 造血系障碍 (职业人群)
远期 致癌 致 (基因 染色体)突变
第七页,共五十五页。
屠宰、皮毛作业——接触到炭疽杆菌
畜牧业——接触到布氏杆菌
森林作业 ——能受到带森林脑炎病毒的蜱叮咬森林脑炎
医务工作者——生物传染性病源物(非典)
(二)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
劳动组织和制度不合理,作息制度不适宜
精神(心理)紧张
劳动强度过大,生产定额不当,超出生理状况
个别器官和系统紧张
长时间处于不良体位或使用不合理的工具
第八页,共五十五页。
(三)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
1. 自然环境中因气候炎热,通风不良,太阳辐射
2. 厂房建筑或布局不合理
3. 不合理的生产工艺过程产生的有害因素,污染环境
职业性损害
职业性有害因素对健康的损害
主要包括: 职业病
与工作有关疾病 (职业性多发病)
工伤
第九页,共五十五页。
职业性有害因素的致病模式
工伤
职业病
个体特征
职业性有害因素
作用条件(方式时间强度)
遗传 年龄 性别 营养 疾病 文化 生活
与工作有关的疾病
第十页,共五十五页。
(一) 职业病 Occupational Disease
概念: 职业性有害因素作用于人体的强度与时间超过一定限度时,造成的损害超出了机体的代偿能力,从而导致一系列的功能性和〔或〕器质性的病理变化,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为和体征,影响劳动能力。这类疾病统称为职业病(泛指职业病)。
:
泛指职业病---职业性有害因素所引起的特定疾病
法定职业病---以立法形式对职业病的范围进展的
划定。具有法律效应。
凡属法定职业病的病人待遇
法定职业病的规定 根据经济、 文化的差距 ,各国各地区
各阶段 — 不同
第十一页,共五十五页。
职业病目录我国1957年—14种 1987年—9大类100多种 2001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建立并获通过修改职业病目录 为10大类115种
*
*
*
*
*
*
*
第十二页,共五十五页。
(不包括四乙基铅)
磷化锌
磷化铝中毒
体及其热裂解物中毒
生产环境与健康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