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源地保护与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情况汇报
水源地保护与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情况汇报尊敬的******主任,各位领导:大家好。下面,我代表******市政府,将******市水源地保护与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情况做以汇报,不当之和水情变化监测,建立水源地预警机制。各水厂分别建立了供水系统重大事故、防投毒、漏氯、停电等多项应急抢险预案,完善了水源地危险化学品管理制度,确保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安全。
(三)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地下水管理和保护。一是认真落实取水许可、水资源有偿使用、水资源论证和用水定额制度。近年来,全市共发放取水许可证500余套,审批水量2亿余立方米,2012年,共征收水资源费3600万元。二是开展市XX县区供水管网覆盖范围内自备井封闭工作,严格控制地下水开采。2006年以来,市XX县区共封闭自备井132眼,在供水管网覆盖范围内不再审批开凿新的自备井,全面实现集中供水。三是实施引水补源工程,增加地下水回补量。建设了******引黄补源生态治理工程和******县引黄续建配套工程,2012年,,如:广利灌区年引补源水量4000余万立方米,有效回补地下水。四是大力发展节水灌溉,减少农业开采地下水量。截止2012年底,,其中喷灌5。24千公顷,低压管灌73。55千公顷,渠道防渗40。02千公顷,微灌及其它节水灌溉面积1。34千公顷,农业节水灌溉面积占全市有效灌溉面积的74%,,年减少地下水开采2亿立方米以上.
(四)严格环境准入,。在项目环评审批中,认真贯彻执行国家产业政策、建设项目分类管理和分级审批各项规定,禁止在饮用水源地保护区内新建各类建设项目。二是强化建设项目“三同时”和验收管理。规范建设项目的环保审查、环境影响评价及环保竣工验收程序,项目验收后及时移交转入日常监管。三是强化执法监督工作。通过大力度的水源地环境执法,督促项目建设单位按规定办理有关环保手续,认真落实环保“三同时”制度,及时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水环境污染问题。,对拟上项目提前把关,切实做好环保政策指导。2009年以来,共否决不符合环保要求的水源地建设项目120个。
(五)强化综合整治,提升达标水平。一是开展重点工业源环境综合整治。2011年以来,全市共完成工业治理项目374个,关闭企业64家,淘汰落后生产工艺5项,搬迁污染企业12家,,通过集中治理大沙河两岸企业污水和生活污水排放,保证大沙河水质安全。二是加强工业固废污染整治,******电厂王掌河灰场提出了具体的整治任务,焦煤集团电冶分公司、******佰利联化学股份、多氟多化工股份等工业固废排放企业,通过实施清洁生产审核和技术改造,最大限度减少固体废物产生量,防止固废堆存引起地下水污染。三是开展饮用水源地专项执法检查。彻底排查与清理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的排污企业,整治影响饮用水质安全的违法排污企业和建设项目,确保饮用水安全。******市、******市和XX县区三个饮用水源保护区内的56家养殖企业全部关闭搬迁到位。四是加快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截止2012年底,全市共建成12座污水处理厂,,各县(市)均有污水处理厂;建成7座垃圾填埋场,日处理垃圾1665吨;建成医疗废物处理中心,日处理医疗废物5吨。
(六)建立工作机制,加强水环境监管。一是建立“常规化明查、常态化暗访、反时差检查”环境监管制度,推行“责任化、精细化、规范化、网格化、信息化”监管,将所有区域和污染源进行分片包干,责任到人。二是建立政府领导约谈机制。对问题突出的县(市)区,约谈相关县(市)区主管领导。三是建立“区域限批、挂牌督办、黑名单”制度。对一些环境问题突出的地方和工业企业,实行地方“区域限批”、实施工业企业“挂牌督办”或列入环保“黑名单”。四是开展工业集聚区及周边地下水环境监测工作。市环保部门每年对工业集聚区及周边村庄集中饮用地下水进行布点监测,调查地下水质量现状,掌握地下水变化趋势,适时开展地下水污染预警预报,确保饮水安全。五是建立水环境生态补偿机制。2003年,我市在全国率先实行了以控制断面浓度为主要扣缴依据的流域水环境生态补偿,有力促进了河流水质大幅度改善,提高了各级政府和
水源地保护与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情况汇报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