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语文教案:黄鹤楼.docx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1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语文教案:黄鹤楼
一、话别情,解诗题
1.导入送别:今日我们学习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⑴上课前,请大家猜一猜,这是什么字?答案就在诗题里。
【师】这是篆书“送”字,原来是指两个人打着伞,草木葱郁,像烟,像雾,这“烟花三月”给你一种怎样的印象?
②想去看“烟花三月”吗?
【师】黄鹤楼下,长江两岸,春天勃然怒放。樱花开遍了山林,一簇簇,一丛丛,如
烟似雾,云蒸霞蔚。油菜花秀满了田野,杜鹃花染红了山坡。江边,桃红柳绿;
江上,雾霭迷漫。这是花团锦簇的三月,这是诗情画意的春天。
③烟花三月美如画,你能美美地读吗?
【生】……【师】真美呀!
【生】……【师】听着你的朗读,我仿佛看到了烟花三月。


黄鹤楼下花似海。老朋友,扬州更美! 女生读——
扬州城里柳如烟。孟夫子,一路顺风! 男生读——
两位诗人一路走一路说,走进满目青翠的春天里,走进一望无边的花海中。
这是诗意的送,这是浪漫的别。 一起读——
3.听到涛声了,看到小船了,孟浩然真的要走了。故人一别,千山万水相隔,没有手机电话,就是写封信也不知道何年何月才能收到。此时的李白纵有千言万语,也只能望着,望着。出示其次句——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一起读——
⑴李白站在江边,看到了什么?在书上圈一圈。
【生】孤帆、远影、碧空、长江、天际。
【师】谁能用一句完整的话说一说。
【生】
⑵我发觉:大诗人也有出错的地方。你想想,大唐盛世,长江两岸应当是游人如织,千帆竞渡才对,怎么可能就一艘孤帆呢?【板书:孤帆】
【师】千帆过尽都不见,一心只为孟浩然。原来,这个“孤”字,并不全是眼前景,更是一份依依不舍的情啊。
指名读——
⑶孤帆远影碧空尽。【板书:尽】“尽”是什么意思?什么消逝了?这些景物带着谁一起消逝了?


语文教案:黄鹤楼2
教学要求:
1、精读课文,感受诗人话别的情景。
2、理解课文内容及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与朋友依依惜别的思想感情。
3、初步感受中华古诗文的博大精深,宠爱中国古典文化。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初步设疑:
1、今日我们连续学习25课,齐读题。
课文讲了谁为谁送别呢?(板书:李白——孟浩然)
你能把时间、地点、人物、事情连起来说一说吗?
2、翻开书,齐读第一自然段, 我们看书上怎么写的。
过渡:为好朋友送别,李白的心情特别感动,他吟出这样一首诗
3、课件出示: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⑴ 自读古诗。
⑵ 指名沟通自己的问题。
谈话激趣:同学们有许多疑问,学贵有疑。我想通过仔细读了课文后,不需要教师讲,你就明白了。让我们回到黄鹤楼上。


二、精读课文其次、三自然段。
㈠ 其次自然段。
1、自由读课文其次自然段,找出描写黄鹤楼的句子。
2、课件出示图片。
说说你觉得黄鹤楼怎么样?
3、一对好朋友就要在这里分别了。他俩此时的心情怎样呢?读读课文,体会一下。
⒋学生沟通,出示句子1:
“李白和孟浩然一会儿仰视蓝天白云,一会儿远眺江上风光,都有意不去触动藏在心底的依依惜别之情。”
⑴ 你是怎样理解“依依惜别”这种感情的?(难舍难分,谁也不情愿离开谁。)
⑵ 用“由于……所以……”的句式说一说他们的行为与心情吗?
(由于他俩都不情愿触动藏在心底的依依惜别之情,所以李白和孟浩然一会儿仰视蓝天白云,一会儿远眺江上风光。)
⑶ 让我们把这种依依惜别之情读出来。齐读这一句话。
㈡ 第三自然段
过渡:最终,李白举起了酒杯说……
1、出示句子2。 学生自由读。
“孟夫子,您的人品令人仰慕,您的诗篇誉

语文教案:黄鹤楼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老狐狸
  • 文件大小18 KB
  • 时间2022-07-27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