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不锈钢点蚀介绍.docx


文档分类:研究报告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不锈钢点蚀介绍
点蚀是在不锈钢表面上局部形成一定深度的小孔或锈斑的一种腐蚀,在其余的大面积区域材料完好,而点蚀处可能形成穿孔,这种腐蚀的危害十分严重。
点蚀易在含Cl-、Br-、I-等卤素离子的介质中产生,常见介质为大气、水、水蒸气、海不锈钢点蚀介绍
点蚀是在不锈钢表面上局部形成一定深度的小孔或锈斑的一种腐蚀,在其余的大面积区域材料完好,而点蚀处可能形成穿孔,这种腐蚀的危害十分严重。
点蚀易在含Cl-、Br-、I-等卤素离子的介质中产生,常见介质为大气、水、水蒸气、海水,漂白液,各种有机和无机氯化物等。在这些介质中可在室温下出现,并随温度升高而加速。点蚀的严重程度与介质温度、Cl-等卤素离子含量、pH值及相对流动速度相关,同时受钢表面非金属类杂物、析出相、位错露头等因索影响。
在特定介质条件,不锈钢的点蚀由生核和扩展两个阶段组成。在易产生点蚀的环境中,在不锈钢表而存在缺陷的部位,由于难于钝化或钝化膜遭到破坏,而后再钝化又受到阻止,于是产生优先溶解形成小蚀坑,这种小蚀坑即为微孔蚀源,随后溶解下来的金属离子水解生成H+并使局部蚀坑溶液的pH值下降,加剧了金属的溶解,使孔蚀扩大、加深。加之腐蚀产物覆盖孔蚀坑,使孔坑内的溶液流动困难,蚀坑内讲值进一步降低,Cl-等产生点蚀的阴离子达到较高的富集程度,使蚀坑加速扩大并向深度方向发展,最终形成点蚀。
不锈钢耐点蚀性能与钢中的Cr、Mo、N有密切关系,经深人研究已建立起表征耐点蚀能力的点蚀当量指数(PRE)与Cr、Mo、N、Mn、S、P的数学关系式:
PRE=%Cr+%Mo+XX%N
式中的X=10〜30,常用的系数为16。
在计入Mn、W、P、S的因素后又派生出下列数学关系式:
PREMn=%Cr+33x%Mo+30x%N一1X%Mn
PREW=%Cr+33X%(Mo+)+16X%N
PRE(S+P)=%Cr+%Mo+30X%N-123x%(S+P)
上述数学表达式是一种快速判定不锈钢耐点蚀能力的方法,对于选择合适的耐点蚀不锈钢,最有价值的是临界点蚀温度(CPT)与PRE值的关系,根据在氯化物溶液的试验结果所建立的两者关系见图1和图2。这两个关系图均表明,不论是奥氏体不锈钢还是双相不锈钢,两者的关系均呈简单的线性关系,说明这种局部腐蚀是由钢的化学成分所控制,与基体组织结构关系不大。
32343<5384042—4446
PRE
图1最常用的双相不锈钢和三种奥氏体不锈钢的PRE值与CPT的关系图
(OPT棍据ASTMG48法测得)
904L:;Sanicro28:;
254SMO:00Cr20Ni18Mo6CuN;SAF2205:00Cr22Ni5Mo3N

不锈钢点蚀介绍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