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峨眉山月歌[47].doc


文档分类:生活休闲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峨眉山月歌
【教学目的】
知识和才能:
、流利地朗读诗文,背诵诗文。
2。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3。学习《峨眉山月歌》,能解释诗句中带点词和诗句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过程和方法:
1。 展开想象,理峨眉山月歌
【教学目的】
知识和才能:
、流利地朗读诗文,背诵诗文。
2。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3。学习《峨眉山月歌》,能解释诗句中带点词和诗句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过程和方法:
1。 展开想象,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诗人的情感。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想象意境,体会作者的感情。
,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诗人的情感
【教学重点】
,想象意境,体会作者的感情。
,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诗人的情感。 
【教学难点】
1、能展开想象,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诗人的情感。
【教学方法】
诵读法、合作探究学习法;分类整理归纳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预习设计】学生导学案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1、从历史上看,我们是个特别喜欢月亮的民族。入晚,我们抬头望月,想起住在那里面的嫦娥、吴刚、白兔和蟾蜍,再想起古典诗词中有关月亮的佳篇名句,有一种特别的感受。假设这也算是一种民族心理,那么最擅长表现这种心理的诗人就是李白了。“太白十诗九言月”,明月经过诗人反复歌咏成为美丽皎洁动人的形象,赋予了它特别的生命和感情.
2、走进李白笔下的月光世界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李白《蜀道难》);
“俱杯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二、作者简介
我们熟悉的《早发白帝城》、《赠汪伦》是谁写的?李白是个怎样的诗人?谁愿意介绍一下?(指名介绍李白)
过渡语:今天,我们再欣赏李白的另一首诗歌《峨眉山月歌》。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称,和杜甫齐名,世称“李杜”。
三、背景:
这首诗是李白年轻时分开蜀地时的作品,意境明朗,语言浅近,音韵流畅.《峨眉山月歌》是李白最早的一首写月诗。这首诗写于他出蜀远游,向三峡进发的途中,他怀着“遍谒诸侯,海县清一”的政治抱负和生活理想,扬帆东下,辞亲远游。然而这个青少年生活过的山清水秀的蜀地,又使他踌躇满志的胸中萦绕着留恋的情绪。
四、合作探究
学习《峨眉山月歌》
1、出示《峨眉山月歌》全文。
2、自己小声读读诗歌,找出本课生字,记记.
3、反响:
“眉"的半包围不能写成“尸”。
提醒读准生字“君"、“羌”.
4、再读诗歌,读出诗的韵律、节奏.
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洲。
5、简介“峨眉山".
6、学生根据注释自学,试着理解诗句的意思.
五、精读课文,探究课文思想内涵
1、学生谈对诗句的理解,老师随机指导。

峨眉山月歌[47]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brozn
  • 文件大小14 KB
  • 时间2022-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