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东南飞
孔雀东南飞飞到天涯去不回千般恋爱万种柔情相思成灰心碎的时候秋声格外让人悲天若不尽人意我愿生死相随大江上下残照斜阳万物低垂情深的时候哪种离别不伤悲这次痴心赴水何时何地相会我愿有情人共饮一江水红尘外柔情内有没有断肠的泪但求真心以对今生何惧何悔
一个断人心肠的故事
一曲唱绝千古的悲歌
孔雀东南飞
公姥伶俜腰襦葳蕤遗施玳瑁
聘礼明月珰磐石拊掌便言
否泰赍钱踯躅冥冥摧藏奄奄
仕宦晻晻
mŭ
pīng
rú
wēiruí
pìn
pán
fŭ
pĭ
jī
zhízhú
míng
zàng
yăn
huàn
wèi
dài mào
dāng
pián
yăn
给红色的字注音
《孔雀东南飞》是保存下来的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 也是古乐府民歌的代表作之一,与北朝的《木兰诗》并称“乐府双璧”。
选自南朝陈代徐陵编的《玉台新咏》卷一,原题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它是我国古代最长的叙事诗。全诗357句,1785字。
——“古今第一首长诗”(沈德潜)
乐府及演变
两汉及南北朝是古代诗歌发展的重要阶段,古乐府诗歌是文学史上的珍品。
乐府原为汉武帝刘彻设立的音乐机关,专事制作乐章并采集整理各地民间歌辞,分别用于朝廷祭祀和宴会演唱。这些乐章歌辞后来就叫“乐府诗”,或简称”乐府”, 成为继《诗经》《楚辞》而起的一种新诗体。
魏晋南北朝至隋唐,乐府诗范围逐渐扩大,一些虽未合乐而袭用古乐府题或模仿乐府题的作品,也统称为乐府。
后人从时间上把乐府诗分为两种:汉魏的古乐府和新乐府(中唐元稹、白居易等发起的“新乐府运动”。)
听读课文
序
汉末建安中,庐江府小吏焦仲卿妻刘氏,为仲卿母所遣,自誓不嫁。其家逼之,乃投水而死。仲卿闻之,亦自缢于庭树。时人伤之,为诗云尔。
小序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以及故事结局及作诗缘由。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东南,名词作状语,向东南
徘徊,流连往复。
托物起兴,引出故事,用以兴起刘兰芝、焦仲卿彼此顾恋之情,渲染了全篇的气氛。(有人认为,孔雀徘徊是因为“失偶”,这样写奠定了悲剧气氛)
这两句起兴有什么作用?
“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十七为君妇, 心中常苦悲。君既为府吏, 守节情不移,贱妾留空房,相见常日稀。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三日断五匹, 大人故嫌迟。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便可白公姥, 及时相遣归。”
这里用赋,互文,铺陈排比,突出刘兰芝的多才多艺,有教养。
兰芝是不愿离开仲卿的, 为什么还要自请遣归?
一则因不堪屈辱:她感到与焦母实在合不来,“妾不堪驱使”“君家妇难为”, 所以不如回去。
二则因深知遣归之势不可挽回:兰芝从焦母的故意挑剔(“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中, 感到了“徒留无所施”,因此不卑不亢地自己先提出来。
《孔雀东南飞》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