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堂导入:
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 ‘学诗乎?’对曰:‘未也’对曰:‘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
蒹葭
《诗经》
二、听读课文:认准字音,欣赏诗歌的音乐美。
jiān jiā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 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chí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sì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zh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 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三、自由朗读:读准诗句,读出节奏。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 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逆流而上)
(升高)
(干)
(河岸)
(小洲)
(小沙滩)
(停止)
(水边)
(左右弯曲)
灿灿的样子
四、合作朗读:忠实原文,理解诗意。
《蒹葭》的基本意思:
芦苇密密又苍苍,晶莹露水结成霜。我心中的那个人,伫立在河水旁。逆流而上去找她,道路险阻且又长。顺流而下去找她,仿佛又在水中央。
芦苇茂盛密又繁,晶莹露水还未干。我心中的那个人,伫立在河对岸。逆流而上去找她,道路崎岖难攀沿。顺流而下去找她,仿佛又在水中洲。
芦苇灿灿根连根,晶莹露珠如泪痕。我心中的那个人,伫立在河水边。逆流而上去找她,路途崎岖如弯儿。顺流而下去找她,仿佛又在水中滩。
关于诗歌的主题:
关于诗歌的主题,历来有分歧。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三种说法:
一是“刺襄公”说。表达诗人的一种愿望,希望国君能治理好国家。
二是“招贤”说。姚际恒的《诗经通论》和方玉润的《诗经原始》说这是一首招贤诗,“伊人”即“贤才”。
三是“爱情”说。今人蓝菊有、杨任之、樊树云、高亭、吕恢文等均持“恋歌”说。
要理解这首诗的主题和意境,关键在“伊人”。伊人是什么?伊人是谁?让后人遐想联翩!
五、合理想象:读出诗的意境。
聪明的同学!你认为是一首什么诗?请你针对诗歌的某一方面,合理想象,展示诗
《蒹葭》实用性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