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
法制宣传月学习材料
一、法和法律体系
法是什么
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反映统制阶级意志的规范体系,是社会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
法的基本特征
法是一种特殊的社会规范。
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法规定人们的权利和义务。
法的实施由国家强制力作保障。
第一部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 主要内容和基本特征
法律体系是什么
法律体系是指一个国家全部现行法律规范在分类组合为不同的法律部门的基础上构成的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
法律体系的一般特征
法律体系是一个国家全部现行法律构成的整体;
法律体系是一个由法律部门分类组合而成的呈体系化的有机整体;
法律体系的理想化要求是门类齐全、结构严密、内在协调;
法律体系是客观法则和主观属性的有机统一。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主要内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由七个法律部门和三个不同层级的法律规范构成。
七个法律部门:宪法及宪法相关法、民商法、行政法、经济法、社会法、刑法、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
三个不同层级的法律规范:
法律
行政法规
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宪法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基本特征
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体现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时代要求;
体现了结构内在统一而又多层次的科学要求;
体现了继承中国法制文化优秀传统和借鉴人类法制文明成果的文化要求;
体现了动态、开放、与时俱进的发展要求。
四、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基本原则
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
公民在适用法律上一律要求平等的原则;
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的原则;
专门机关工作与群众路线相结合的原则;
实事求是、有错必纠和国家赔偿的原则。
一、共同纲领和宪法为中国特色法律大厦奠基
《共同纲领》;
《婚姻法》——新中国成立后制定的第一部法律;
《选举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
第二部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 发展历程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建设重新起步
1982年12月4日
1979年7月
1978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了新宪法
五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选举法、地方组织法、刑法、刑事诉讼法、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人民法院组织法、人民检察院组织法”等七部法律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建设全面展开
全面展开阶段——从党的十二大召开到党的十四大之前;
特点:紧紧围绕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制定了一批适应改革开放、维护社会稳定和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重要法律;立法体制、立法程序和工作机制不断完善,立法机构不断健全。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框架形成
框架形成阶段——邓小平南方发表重要谈话、党的十四大召开到党的十五大召开前后;
特点: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任务,对宪法作了第二次修改;加快立法步伐,抓紧制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方面的法律,同时也注意制定好其他方面的法律;在立法指导思想、立法制度和工作机制上取得新进展;
八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通过了宪法修正案,对宪法进行第二次重要修改;
把加快经济立法作为第一位任务,大胆探索,勇于实践,努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框架;
总结十七年来实施刑法的实践经验,对刑法进行了全面修订;
贯彻“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制定了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根据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规定,制定了香港特别行政区驻军法等有关香港问题的法律和决定;
在社会主义政治建设和教育、科学、卫生、体育、环保、国防等方面,也制定和修改了一批重要法律;
在这个阶段,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共审议法律和有关法律问题的决定草案129件;通过法律85件、有关法律问题的决定33件,共计118件。
法制宣传月学习材料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