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启的诗词咏梅九首(其一)
咏梅九首(其一)
明高启
琼姿只合在瑶台,谁向江南到处栽。
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
寒依疏影萧萧竹,春掩残香漠漠
高启的诗词咏梅九首(其一)
咏梅九首(其一)
明高启
琼姿只合在瑶台,谁向江南到处栽。
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
寒依疏影萧萧竹,春掩残香漠漠苔。
自去何郎无好咏,东风愁寂几回开。
【赏析】
“雪满山中高士卧”,别人都为了生存而处处乞食,只有袁安不为所动,不攀不附,更不会为了几斗米而折腰,表现出的是一种高洁的品质,用到梅花的身上非常恰当。“琼姿只合在瑶台”,在诗人的眼中,梅花不是俗物,而是只合待在瑶台之上的琼姿,是天上尊贵的神仙,所以梅花自是不同于别的花品。梅花不屑在尘埃之中生长,它身处铺满大雪的深山,这才是这位孤高拔俗的隐士的愿望。天降大雪,雪满山中,只有梅花才能保持自身的高洁,不动不摇,冒寒迎雪。
“月明林下美人来”,梅花不仅拥有美妙的品质,它还有漂亮的形状。当年赵师雄月夜逢美,与美人共饮,醒来之后发觉自己在一棵梅树之下,是否梅花便是美人的化身呢,抑或是美人就是梅花的化身呢?梅花究竟是花的一种,还是世人情愿亲近的美人?不过,梅花既然是仙子下凡,俗人固然不能轻易窥到,若去闹市中寻找,无异于水中捞月。除非摒弃一切俗念,退身到清风明月的林泉之下,那时,你才能见到她款款而来,她的神情是那么超朗闲雅,她的容貌是那么清秀动人,便如《世说新语》中的咏絮才女谢道蕴,“神情散朗”,有“林下风气”。
独立而飘渺,如同高士;秀雅而惊艳,如同美人,内在美与外在美合而为一,这才是诗人心目中的梅花,诗人写梅,亦有自比,诗人若不先禀有梅的灵性,又安能窥到梅的灵魂深处?
扩展阅读:高启的生平
高启出身富家,童年时父母双亡,生性警敏,读书过目成诵,久而不忘,尤精历史,嗜好诗歌,与张羽、徐贲、宋克等人常在一起切磋诗文,号称“北郭十友”;与宋濂、刘基并称为明初诗文三大家;同时,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他也是明初十才子之一。
元朝末年,天下大乱,张士诚据吴称王;淮南行省参知政事饶介守吴中,礼贤下士,闻高启才名,屡次派人邀请,延为上宾,招为幕僚。座上都是巨儒硕卿,时高启年仅16岁,他厌恶官场,23岁那年借故离开,携家归依岳父周仲达,隐居于吴淞江畔的青丘,故自号青丘子,曾作有《青丘子歌》。
明洪武元年(1368),高启应召入朝,授翰林院编修,以其才学,受朱元璋赏识,复命教授
高启的诗词咏梅九首(其一)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