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疮的护理进展
王 静 张 志 【摘要】压疮是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组织营养缺乏致使皮肤失去正常功能而引起的组织破损或坏死。
【关键词】压疮;护理;综述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B【文孔血管被拉伸、扭曲和撕拉,可引起深部坏死。因此,剪切力比垂直方向的压力更具危害。剪切力持续30min以上,即可造成深部组织的不可逆损害。协助患者选择合理舒适的卧位,卧床患者抬高床头一般不超过30°,减少身体下滑对骶尾部及足跟部造成的剪切力,超过45°最易滑动,以5°~30°为宜。有研究报道骨性突出部位的压力是皮肤平均压力的5倍。李水英等研究发现:选择侧30°(左右侧卧30°时抬高床头30°)、平30°(平卧时抬高床头30°)、侧90°(正侧卧位时抬高床头30°)、斜60°(平卧位抬高床头60°)4种不同卧位全身平均压力、受压部位的平均峰压、接触面积比较,选择侧30°和平30°来增加受压部位的面积,分散了侧卧90°时大转子处和半坐卧位时骶尾部骨隆突处的压力,2种卧位交替还可减少护理人员每次翻身的强度,也减少翻身对患者循环和呼吸的影响。
,有渣屑,或搬动时拖拽、拉扯患者,均可产生较大摩擦力,摩擦力还可使局部温度升高,促成了代谢障碍的出现及压疮的最终形成。皮肤温度每升高1°C,增加组织代谢和氧耗的10%。协助患者翻身、更衣、换床单时要抬起身体,避免拖、拉、拽等形成摩擦力损伤皮肤。使用便盆时应抬高臀部,不可硬塞、硬拉,保持便盆光滑完好、并可垫上软纸或布垫。对受压部位皮肤不可用力擦拭。
、出汗或烧伤、创面渗出均可造成局部潮湿,导致皮肤浸湿、松软、皮肤弹性和抵抗力减退,增大了皮肤与床面的摩擦,使皮肤易破损而形成压疮。对压疮患者的护理,加强对患者大小便的管理,保持皮肤干燥尤为重要。大小便失禁的患者不可直接卧于橡胶单上,其上铺一层吸水性及透气性好的棉褥,潮湿及污染后及时更换。尽量不直接长期使用一次性尿垫,因虽可缩小潮湿污染的范围,但不能避免皮炎的发生。用脱脂棉放于肛门处以吸附排出的稀便,经常更换。每次排便后清洁肛门及其周围皮肤,涂上凡士林软膏以形成保护膜,隔绝大便的刺激。每日用温水清洁皮肤,在翻身时喷洒赛肤润,按摩1min迅速经皮吸收,形成脂质保护膜,有效限制水分流失,同时可防止尿液、汗液等浸渍,增强皮肤抵抗力,缓解局部受压后红肿现象,加速软组织瘀血、瘀斑的吸收。
,易损区周围温度增加,皮肤在床单上浸渍和摩擦的可能性增大。低体温时,机体关闭外周循环,受压区血供减少导致压疮形成。护理中注意观察患者体温变化,皮肤的温度及湿度,特别是受压部位,积极采取相应的措施。
,也是直接影响其愈合的因素。对营养不良患者保证足够营养的摄入,以维持和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患者的营养状况应在患者入院时或病情变化时进行评估,营养评估包括:过去和当年的体重,营养需求和摄入状况,有无咀嚼和吞咽困难、自主进食的能力,社会心理因素、生活方式等。应根据营养状况和病情需要给予合理的营养调护,适当增加膳食中的蛋白质、热量、维生素、微量元素等。对不
压疮的护理进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