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围观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网络“围观”是舆情的一种另类表达方式。古代没有网络,也没有及时便捷的传媒,一些热点事件或官场黑幕,很容易被手眼通天的官吏蓄意掩盖。而在良古代的围观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网络“围观”是舆情的一种另类表达方式。古代没有网络,也没有及时便捷的传媒,一些热点事件或官场黑幕,很容易被手眼通天的官吏蓄意掩盖。而在良知的驅使下,古代也不乏正义热心的“围观”者,他们通过聚集的方式,口口相传,使真相展现在公众面前,最终促成事情的解决。
清康熙年间,翰林院修撰李蟠、翰林院检讨姜宸英到顺天主持乡试,严重舞弊,一些官家子弟以纳贿的方式获得了录取,寒门学子却遭不公打压,一时间群情沸然。心怀不平的寒门学子为了传播事实真相,书写了大量的公告张贴散发,揭露考官营私舞弊的龌龊事实。由于“围观”的声势巨大,以至于当时有民谣唱道:“老姜全无辣味,小李大有甜头。”乃借童稚小儿之口,公然嘲讽姜、李两位主考官。康熙闻知后大怒,马上将李蟠和姜宸英下狱。经过查证后,主犯李蟠被谪戍关外,姜宸英则死在狱中。作为一种民意诉求,这一次“围观”行动取得很好的效果。
清人昭梿的《啸亭续录》载,嘉庆庚辰年(1820年),陕西渭南的富人柳全壁因为追索债务,与人群殴佣人朱某,致其死亡。
事发后,柳全壁花重金买通了渭南县令徐润,诬称朱某是自己跌伤致死。徐润依照柳全壁的说法结案。朱某的妻子不服,上告到省城的巡抚衙门,柳全壁又依次贿赂巡抚朱勋、布政使邓廷桢,以及巡抚朱勋另派的主审官姚洽,在这种官官相护的重重黑幕下,即将临产的朱某妻子,被差役凌逼赴审,导致伤风死亡,演变成为一尸两命的惨剧。其后,死者的亲戚马某又因屡次上告,被主审官姚洽动用大刑,活活打死。
这一幕幕人寰惨剧,使有良知的人们自发地聚在一起,
古代的围观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