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古人也打假.doc


文档分类:行业资料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古人也打假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古往今来,欺世盗名大肆仿冒他人品牌者不乏其人,谨防、声讨、打击假冒伪劣自古有之。早在汉代,有些商人在贸易过程中,就将货物捆扎好,在绳结处古人也打假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古往今来,欺世盗名大肆仿冒他人品牌者不乏其人,谨防、声讨、打击假冒伪劣自古有之。早在汉代,有些商人在贸易过程中,就将货物捆扎好,在绳结处穿上木块,再用泥封固后按上印章,这一形式与后来火漆印的方法相同。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封泥上即可见“侯家丞”三字。
宋代以来,中国商品经济已发展到一个全新的高度,市场竞争的压力前所未有,商人们愈发意识到自家品牌的重要价值。宋代商人为了创立自己的商标,不断探索、实践、创新,终使商标的运用逐渐臻于完善,为中载可知,在铺号名前冠以家族姓氏名,已成为南宋都城临安商界的一种风气。
《白娘子永镇雷峰塔》中有这样一段情节,说许宣遇雨,在三桥街向开生药铺的李家借雨伞,人家将伞交给许宣时再三叮嘱:“小乙官,这伞是‘清湖八家桥老实舒家’做的,八十四骨、紫竹柄的好伞,不曾有一些儿破,将去休坏了!仔细!仔细!”看来,名牌商品备受人珍视与推崇。
按常理说,张家、李家的商品或提供的服务,且标明了姓氏或品牌标识,本该具有一定的专属性,但就是有个别人只顾趋利而见利忘义。名品牌的拥有者很无奈,他们也不断采取各种举措,保护自己和消费者的利益。宋话本《勘皮靴单证二郎神》中的细节就很能说明问题。三都捉事使臣冉贵,在一只皮靴的衬里找到一张字条,依据字条上所写的“宣和三年三月五

古人也打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学习的一点
  • 文件大小13 KB
  • 时间2022-07-28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