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教学改革规划.doc


文档分类:建筑/环境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人文社科系2007—2010教学改革
总体规划
一、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本着“厚基础,宽专业,强能力,高素质”的原则,结合我系教学工作的实际情况,在总结以往教学改革经验的基础上,对课程结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改革,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突破口,达到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适应社会需要的目的。 
二、教学改革的总体思路
以教育教学研究为动力,提高教师掌握教育教学规律的水平,优化教师队伍,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在整个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大力倡导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自觉学习的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意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积极运用信息教育技术手段,创建新的教学模式,提高教育教学效率和质量。
三、教学改革的目标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努力构建“三全”育人模式和“六结合”教学模式。“三全”育人模式指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和全过程育人。“六结合”教学模式指:一是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二是第一课堂和第二、三课堂(网上课堂)结合,三是学校、家庭、社会结合,四是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结合,五是教学与科研结合,六是教师讲授与学生小组自主学习结合。
努力使我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水平在重庆市高校中处于前列。
(二)构建“两结合”的人文教育模式。实施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工程,开展大学生分阶段修身计划,从知识和能力上同时开展人文素质教育,实行本科专业、辅修专业、选修课三位一体人文教育模式,开设人文素质百家讲坛,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三)构建医校结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建立班、系、校三级心理保健网络,实行医校结合,与重庆市心理卫生中心的医生开展合作,共同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四)社会工作专业坚持以全面优化课程体系为基础,加强基础性与强调适应性相结合、通识教育与专才教育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思路,按照夯实专业基础、拓宽专业面向、加强素质培养、推动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稳步推进课程体系的整合。完善人才培养计划,在2006级进行试验的基础上,2007年对人才培养计划进行一次局部调整,2008年对人才培养计划做一次系统调整,对所有必修课、选修课内容进行讲授顺序调整、内容整合与合并,避免重复,保证先修与后续课程的内容衔接,使人才培养计划能够适应学科发展、人才培养等方面的需求。同时,在社会工作06级实行导师制,加强教师与学生的联系和沟通。
(五)法律教育要实行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法律援助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积极开展模拟法庭、法庭参观、普法宣传等实践教学形式,切实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搞好大学生法律咨询中心和大学生法律援助中心的工作,为学生解决实际困难。
(六)提高教学研究工作水平,以科研促教学。提高教学研究项目的内涵质量,扩大教学研究项目的范围,取得一批具有影响力的教学研究成果。在已有的教学研究立项的基础上,增加对教学研究的人力、物力投入,使教学研究项目在数量上有一定增加,在质量上有显著的提高,在项目等级上有明显的上升。到2009年努力实现国家级项目零的突破,市级教学改革项目有5个以上,学校教改项目有20—25个,发表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论文20—30篇。出版教材2本以上。
(七)大力开展教学方式及教学方法的改进,提倡向教学途径多元化的趋向发展。

教学改革规划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63229029
  • 文件大小46 KB
  • 时间2017-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