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上海技术产业创新能力测定.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1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上海技术产业创新能力测定.doc上海技术产业创新能力测定
任何地区的技术创新是建立在不断增加对技术开发的投入上,其中包括资金的投入和人力资本的投入。上海技术产业的综合竞争力位居全国前列,其基础则是技术的创新能力。当前,经济的竞争日益集中于技术产业领域,要在新一轮技术竞争角逐中保持优势,上海技术产业发展的关键是要加快技术创新,只有含有依靠技术实力,上海才能在国际科技与经济竞争中脱颖而出,上海的经济发展才会有新的潜力和推动力的差异越来越取决于技术创新能力。
经过90年代的市场化改革,上海技术产业的科技开发体系已经不同于传统的计划体制,正在向市场配置资源的方向转变,这当然有利于提高技术创新能力。进一步要讨论的问题是各技术产业创新能力究竟有多大?或者说哪些技术产业具有创新能力?弄清这一基本问题有利于制订符合上海实际状况的技术创新政策。
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开发结构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生命线,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九五”期间,上海工业科技开发资金的来源结构基本形成了企业自筹方式为主的局面。根据1996-1998年的三年工业科技开发的资金结构的分析(见表1),揭示出如下特点:
①工业科技开发资金数逐年增加,,增长21%;,%。三年合计总数为142亿元科技开发资金的三年平均增长率高于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从而使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技术含量迅速提高。
②企业自筹资金已经成为上海工业科技开发项目的主要资金来源。,占全部工业科技开发项目资金的80%以上,清楚地表明企业已经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
③依靠银行资金从事工业科技开发的比重相对较低,大约占全部产品资金的15%。
④对科技开发项目的财政拨款仅占资金的3%左右。
表1上海工业科技开发资金来源的结构单位:亿元
指标
年份
经费支出数
拨款数
比重(%)
贷款数
比重(%)
自筹数
比重(%)
1996年







1997年







1998年







三年合计







注:为上海市独立核算工业企业科技开发项目资金数。
资料来源:《上海工业物资能源交通统计年鉴》,1997年第86―87页,1998年第130页,1999年第76―77页。
科技开发资金结构表明,上海工业技术开发在“九五”期间确立了市场化的资金运作机制。
虽然工业科技开发的资金总量并不大,,%,表明工业技术开发的投入力度是大的。在此作国际比较是有助于了解工业化国家的工业技术开发资金的投入比重。1981年,%%,%%。只是到1989年,%%。因此,上海工业技术开发资金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已经高于美国和英国。从比重上说,上海工业科技开发资金同经济总量是相适应的。
应该说,随着上海经济总量的增加和企业对科技开发作用认识的日益提高,上海工业科技开发资金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在未来五年内将继续提高,其主要原因是工业内部结构升级使技术产业比重上升,科技开发资金也就随之增加。
工业技术来源特点
本文所要解决的问题是上海哪些技术产业具有技术创新能力,因而要深入到每一个技术产业近年来的技术绩效,即包括技术产业发展中的技术来源、研究与发展经费的支出、科技创新的收益等方面进行逐项分析,从而使结论建立在可靠的数据和资料基础上。
为了尽可能准确地反映出上海技术产业的创新能力,就有必要测定上海技术产业的技术来源和技术特点。地区技术创新能力是创新体系的综合反映。除了科学家和工程师的创新设想和产品外,更重要的是当地技术产业的先进程度和相对完整的生产体系。工业技术群体越发达,技术水平越高,科技人员的创新点一旦突破,就可以获得相关技术的配合,从而可以完成一个新产品,或新技术系统的产业化和商业化。
表2列举出上海主要技术产业的技术来源数据。从1998年的数据可以看出,技术来源主要是引进技术来提高工业部门的装备,最大的两个工业部门是化学工业和黑色金属工业,,。
表2上海主要工业技术来

上海技术产业创新能力测定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小博士
  • 文件大小79 KB
  • 时间2017-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