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格心理类型理论
*
2021/2/22
荣格的心理类型理论
自我认知
——我的人格类型
*
2021/2/22
荣格认为他写?心理类型?〔1921〕的原因“始自我需要界定我自己的观点不同于Freud 和Adle内倾的人。学校确实可以明显看到内倾型的学生,他们喜欢独处安静,行为不主动,对集体活动不那么热情,看见陌生的人一般会退缩,显得紧张不自在,反响较慢,答复以下问题时要想好了再说。
*
2021/2/22
“外倾型”
*
2021/2/22
跟内倾相反,另一种人那么对置身的世界满怀信心,他们似乎天生就做好了迎接外部对象的心理准备。他们以开放和承受的积极态度对待新环境和陌生人群。他们的生命能量从自身涌向外部对象,好象满溢着无限丰富的精力,而外界对象在他们的眼里又总是那么乏味,他们按捺不住要为世界和人生赋予生命和活力。他们注定了要主动介入和积极参与到外部世界中去,其生命要通过改造人生、改造世界才能充分实现。荣格称这一类人为“外倾型〞。外倾的学生都很活泼,朋友多,课堂反响快,抢先答话,常常没想好就开口了。一有新同学新老师,就会异常兴奋,发“人来疯〞。对于他们,学校的意义,并不是它的传授知识,而是因为它是一个社会一个舞台一个可以宣泄表现的地方。
*
2021/2/22
“感知型”
*
2021/2/22
除了内倾和外倾的区别,人们感知生活,也即接触生活并从中获取信息的方式也有很大不同。有的人知道什么或相信什么,是因为他们亲眼看到、亲耳听到、亲口尝到、亲手摸到。他们依靠感觉器官来获取信息,就是说,物质世界的事实和经历将是他们认识的最终根据。他们是天生的唯物主义者、务实派。荣格称这一类人为“感知型〞。感知型的学生最大的特点是闲不住,他们爱唱歌、体育、摆弄乐器,踊跃参与文体活动。他们会对涉及抽象事物的课程感到吃力,特别喜欢手工、电脑、实验室等操作性课程,一堂课与现实联络越少,对他们的吸引力就越差。假如不给他们动手时机,把他们严格限制在座堂制的教学传统中,肯定是一条灾难性的道路。
*
2021/2/22
“直觉型”
*
2021/2/22
跟感知相反的心理倾向是直觉。直觉型的人不在乎甚至不相信五官信息的可靠性以及三维世界的真实性。他们好似生就不同寻常,有一种特别的素质———第六感官,看得见尚未显现的事物,听得到无声的音响,能捕捉到无形的物体。他们特别注重、甚至迷醉于灵魂的启示或心理的体验,能从无意识领域中提取神秘信息,在超越时空的多维世界里捕捉潜在意向或形式。他们靠灵感、神思、大悟,常常灵机一动,头脑一个闪电掠过,就完成了对事物的认识。直觉趋向的学生爱提一些似乎不着边际的问题,爱做白日梦,喜欢长时间沉浸在想象的世界里,有天然的创造力。他们缺乏现实感,无意别具一格但总是难与众同,有一付举世独我的神态,最容易成为被取笑的对象。不少直觉型的学生从小学就明显偏科,爱好和智力的分布极端不均。有的狂热爱好画画,有的在音乐上出众超群,有的写作才华非凡,有的数理思维远远超过同龄人。极端直觉型的人很难用标准教育和群众标准去衡量和测定,爱因斯坦就是一个大直觉。
*
2021/2/22
“理智型”
*
2021/2/22
除了内倾与外倾、感知与直觉的区别外,人在理性认识和感性认识上也表现出根本差异。荣格指出,人们认识事物具有两种明显不同的方式,一种是理性考虑的,一种是情感感受的。理性考虑的最大特点是,认识主体和认识客体之间保持一定的心理间隔 ,人对认识对象持一种客观冷静的审视态度,用逻辑推理的方式去认识事物。比方,用三段论法。注重理性考虑的人属于“理智型〞。理智型的学生显得通情达理,知道天高地厚,有分寸感,但又喜欢提大堆问题。他们很容易被吸引到书本知识当中,学习正好投合他们考虑的需要。他们稳坐在教室,并不是出于组织纪律,而是因为他们喜欢听老师所讲的内容。他们按时完成作业,也不仅仅在履行学生的义务,而是愿意运用、操练自己的理性考虑才能。
*
2021/2/22
“情感型”
*
2021/2/22
重情感体验的人被称为“情感型〞。理性考虑注重的是事理而不是人情,而后者恰恰是情感型的人关注的核心。跟理性认识比较,情感认识的心理活动有着显著的不同,它关心的主要是价值意义而不是逻辑关系。在情感型的人眼中,一个事件即使符合“1+1=2〞的数理原那么,又顺应由A经B到C的因果律,却未必是正当的、好的和蔼的。至于什么是正当的,并不依理性认识为最终根据,而是由人们悲欢爱恨的真实体验来确定。简单地说,情感型靠心灵去认识,考虑型那么用头脑去认识。情感认识具有鲜明的主观性、个人性和情感色彩。情感型的学生特别在意自己与别人的关系。因为他生命的第一需要是与人交融被人承受。他受不了冷落和嘲弄。老师一个不屑
荣格心理类型理论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