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21.放飞蜻蜓
方案课时
2课时
教
学
内
容
分
析
这是一篇写人的精读文章。课文讲述了中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看见一群孩子在捉蜻蜓,引导他们认识到蜻蜓是人类的朋友,并放飞倾听的故事,表达了陶行知先生良好的教育
课题
21.放飞蜻蜓
方案课时
2课时
教
学
内
容
分
析
这是一篇写人的精读文章。课文讲述了中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看见一群孩子在捉蜻蜓,引导他们认识到蜻蜓是人类的朋友,并放飞倾听的故事,表达了陶行知先生良好的教育方法和对孩子们的关心保护。
教
学
目
标
1。学会本课9个生字,认识4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理解课文表达顺序,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陶行知对孩子们的谆谆教导.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能正确地读出句子的语气。
4.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蜻蜓是人类的好朋友,激发学生保护有益动物的情感.
教
学
重
难
点
教学重点:理解重点句、重点词语,有感情地朗读
教学难点:读中感悟陶行知对孩子的谆谆教导。
教具学具准备
生字词卡,多媒体课件
教
学
设
一、识字、写字教学。教学时注意借助学生已有的识字方法帮助识记生字。这一课的生字多为形声字,要启发学生主动发现规律,,不能脱离语言环境,要把字放在句子中,查字典,联络上下文和生活实际。
计
思
路
二、读书指导,引导学生理解、、自读课文,整体感知,带着问题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用不同的符号画出问题答案和自己不理解的地方,尝试用查字典、联络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的方法解决。2、检查自学效果。在学生充分自主阅读的根底上检查学生初读效果。知道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老师要重点引导学生反复朗读、理解、感悟陶行知和孩子们的五次对话,观察插图内容,体会陶行知。4、重点词句的体会和理解。围绕陶行知怎样劝孩子们放飞蜻蜓这条主钱,在详细语言环境中,、朗读指导。本文对话较多,要注意引导学生认真阅读。通过分角色朗读等形式,练习好人物的对话,注意突出人物的不同的语气。
三、课后的“学习链接”可结合课文的学习让学生谈一谈,以利学生对陶行知的教育思想有更详细的理解。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和老师活动
二次修订
第一课时
一、解读课题,引发质疑
1、谈话引入课题,学习”蜻蜓”:
板书:蜻蜓
学习”蜻蜓”:(1)提问:认识这两个字吗?读一读.
(2)都是什么偏旁?怎样记?
(3)提示:易错处:”蜓”右边不是"延"
对于蜻蜓,你都有哪些理解?
今天我们就学习一篇关于蜻蜓的课文,板书:放飞。
齐读课题:放飞蜻蜓.
2、学生围绕课题质疑:看了课题,你产生了什么疑问?
3、学生质疑:谁捉了蜻蜓?谁放飞蜻蜓?为什么放飞?
4、板书:捉放?
二、初读课文,
认识生字,
理清顺序
1、自由读课文,用以往的学习方式认识课文中的字,标出自然段。
2、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纠正字音。
3、初步答复质疑:我们捉蜻蜓我们放蜻蜓陶行知讲蜻蜓
4、板书:讲
5、阅读课文:
21放飞蜻蜓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