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花缘》读后感
《镜花缘》读后感1
长篇小说《镜花缘》是写唐朝武则天当政之后,一日酒醉下旨诏令百花齐放,但因掌管百花的百花仙子不在洞中,而众仙子有恐帝皇之威,不敢抗旨,所以各自下界,牙齿,但同样个个饱读诗书、满腹经纶,引得唐敖等人惊羡不已。他们的风俗是无论贫富,都以才学高为贵,不读书为贱。在他们眼中,书要比什么珍宝都更加珍贵。读到此处,书中黑齿国人好像不再那般丑陋,而是让我若有所思。
回想起爸爸常对我说的话:“我少时的阅读量可是你的十倍以上,我现在依旧懊悔当时没多读些书!”正是应了“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这句古话。
读书的乐趣就好比躲在一个宁静的角落,独自幻想着各种美妙的事物,当得到新学问时又像已将美妙事物收入囊中,变成了自己的东西。当阳光洒在书页上,洒在字里行间,仿佛它也新奇你学到什么,你便会迫不及待地想与它共享、畅谈。
只要体会到这些,黑齿国人对于书的贪欲便都可理解。牛角挂书、凿壁偷光、囊萤映雪也不足为奇。不为别的,只为在书中得到学问时的乐趣!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籍是人类文明的持续,不论是对黑齿国人还是任何人,书都是比金银更加宝贵的珍宝。有句老话: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
《镜花缘》读后感4
话说武则天称帝,轰动了整个中国浩荡历史。
《镜花缘》的故事就源于此。这本书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写武则天称帝后,勒令百花违反自然规律,严冬开放,结果触犯天帝,百花仙子被贬下界变成一百零一零一个才女,和她们身上发生的故事;其次部分则写武则天开科考试才女,录用了一百零一零一人,名次和泣红亭天书上载得分毫不差,这些才女及第后,拜见宗师,连日饮宴,赋诗嬉戏等的欢愉。
在这本书中,作者极力表现作为女子的才能和特点,阐释“男女同等”的先进观念。提高妇女的地位,使妇女扬眉吐气成为了这本书的写作目的之一。
书中一大亮点就是对“女儿国”的描写。虽不算开创性的,但却很有戏剧性,里面很多夸张的描写、和现实的对比,都尖锐深刻地指出了社会冲突所在。
在当时,“男尊女卑”的观念贯穿了整个社会,妇女的工作生活到处受到压迫和限制,作者将自己开明的思想和显明的观点寄寓在这些女子的行踪上,助我们了解当时的社会,也呼吁人们放弃旧思想,走入新时代。
在我们生活的这个社会中,虽然人们的观念较以前已经有了很大转变,但封建残余思想依旧存在,有的还很严峻,像男尊女卑的现象及男主外、女主内的思想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我想,读罢这本书,是否能对我们有一些启发?
《镜花缘》读后感5
《镜花缘》,人物描绘不比“红楼”,场面铺叙不及“三国”,光怪陆离与“西游”还有距离,唯人物语言叙述见长,古往今来,天文地理,俱在其中,可谓滔滔不绝,天马行空。
文中巧用荒诞不经之事例讽古喻今,用虚无缥缈之人物指桑骂槐。成语及四字词语也用得不温不火,恰到好处,言简意赅,点石成金。作者运用材料,组织文字的实力也由此可见一斑。
书中众多古典的引用虽使作者有偷巧剽窃之嫌,但也足见其博览群书,纵观古今,腹中有墨,心中有数。
全书好像有两条线索,一是灭周复唐,二是众仙子的聚聚散散,荣辱成殁。作者对社会中很多丑恶现象作了尖酸苛刻的讽刺,可见其对诸如此类的剧烈不满,但总的看来,我怀疑作者有天朝自大,唯我独尊,地大物博,敢问谁何的思想。不过从“问道于盲”的事务看却也不肯定恰当。纵观全书,似乎很难找到一个反映全文的观点,或者说是主题,但或许这就是长篇小说的特点之一吧——让你仁者见仁
《镜花缘》读后感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