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脉夹层护理查房1
临床表现
特点:多样性,复杂性,易漏诊,易误诊
症状与体征
疼痛
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
(出血症状、缺血症状、压迫症状、心功能不全症状)
肾衰竭:见于Stanford B型AD。部分AD患复发、返流和局限性囊性动脉瘤形成。
未接受治疗的患者生存率很低,90%以上在1年内死亡。
病历介绍
患者男性,38岁,已婚,卡车司机
主诉:突发背部及腹部疼痛12小时
患者12小时前无明显诱因下突发背部及腹部剧烈疼痛,呈撕裂样,伴大汗淋漓,症状持续不能缓解,2013-11-16遂至谢岗医院就诊,CT检查提示“主动脉夹层”,为进一步治疗遂转我院,急诊查CTA提示“主动脉夹层(DeBackey Ⅲ型)”,2013-11-6 22:30遂以“主动脉夹层”收住我科。
入科查体:四肢血压(左上肢:187/115mmHg、右上肢:201/127mmHg,左下肢:198/114mmHg,右下肢:205/110mmHg),心率82次/分,呼吸20次/分,神志清,口唇稍绀,腹部稍膨隆,上腹部压痛,四肢动脉搏动良好。
诊断:
主动脉夹层(DeBakeyⅢ型)
高血压Ⅲ级高危组
急性肾功能不全
双侧少量胸腔积液
低钾血症
实验室检查
ALT (谷丙转氨酶)60U/L,↑
AST(谷草转氨酶) 41U/L,
TBil(总胆红素) ,↑
Cr (肌酐)173μmol/L,↑
Glu(葡萄糖) ,
CK(肌酸激酶) 568U/L,
LDH (乳酸脱氢酶)266U/L,
K(钾) ,↓
Ca(钙) ,
CysC 。
血常规:
WBC (白细胞)×10^9/L,↑
NE%(中性粒细胞比率) %
影像检查
影像检查
检查结果:
主动脉弓、降主动脉至腹主动脉接近肾动脉开口水平呈双腔改变,其内见内膜片内移,分别于降主动脉起始部及腹腔干水平见破口,头臂干、左颈总动脉、左锁骨下动脉、腹腔干、肠系膜上动脉、肠系膜下动脉、两肾动脉开口于真腔,未见明显受累。两侧胸腔后方见小片状略高密度影,两肺背部局部膨胀不全。
病情概要
相关护理要点
术前准备
用药护理
心理护理
并发症
一般护理
监测
护理
护理
一般护理:
绝对卧床休息。
疼痛剧烈时及应激性溃疡期应暂禁食,好转后,改用清淡易消化的流食或半流质,少量多餐。
保持二便通畅,给予通便药以保持大便通畅,忌用力排便,鼓励患者克服因排便体位改变的心理障碍。
保持患者及其床单位清洁,除急性期不宜翻身更换体位外,应定时予翻身,预防压疮。且每2小时协助患者作下肢被动功能锻炼,预防下肢血栓形成。
保持呼吸道通畅
护理
监测:
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变化,神志、心率、血压、呼吸、血氧饱和度、体温等
定时触摸并对比四肢动脉搏动的强弱,用这种简单的监测方法判断有无组织灌注不良
记24小时出入量、每小时尿量
用药护理
一)控制血压
防止AD进一步扩张和破裂。急性期为了准确控制血压,维持药物输入的稳定剂量,
A:快速建立静脉通路,按需求建立中心静脉通路,放置位置应不干扰急诊手术术野,一般常用右颈内静脉,而不选择锁骨下静脉置管。必要时监测中心静脉压。有条件的可进行穿刺桡动脉进行有创血压监测,有创血压监测更准确、快速,还可减少长期袖带测压造成的皮肤损害。
B:血管扩张剂,严密监护下使用,密切监测血压,观察神志,观察用药疗效。由小剂量开始微量泵持续泵入,根据血压逐步调节用量,勿骤增骤减,防止血压波动过大,导致病情恶化。使收缩压在100~120mmHg,首选硝普钠,应用硝普钠过程中严格按规范使用,硝普钠连续输入72 h以上应监测血中氰化物浓度 ,并注意观察硝普钠有无恶心、呕吐、头痛、精神错乱、震颤、嗜睡、昏迷等不良反应。
更换血管扩张剂应注意,药物预先在微量泵上匀速输出后,再接入静脉通路。
用药护理
二)控制心率
一般不主张单用血管扩张剂以免引起反射性心肌收缩力增强的作用。常用的药物有β受体阻滞剂和钙离子通道阻滞剂
β受体阻滞剂可抑制心脏功能,处于静息状态,心率减慢,心收缩力降低、心排血量减少、心肌耗氧量下降、血压稍降低。是治疗高血压伴主动脉夹层的基础药物。不良反应有恶心、呕吐、轻度腹泻、诱发或加重支气管哮喘、抑制心脏功能、反跳现象等
钙离子通道阻滞剂,可减慢心率和降低血压,减少心肌需氧量
长期应用此类药品,如欲中断治疗,应逐渐减少剂量
用药护理
三)解除疼痛
AD难以忍受的剧烈疼痛,本身也使血压增高,因此,在应用降压药物同时,
主动脉夹层护理查房1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