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篇 经络腧穴各论
1
手太阴肺经
目的要求
《灵枢·经脉》经脉循行的原文,常用腧穴的定位、归经、主治和操作,熟悉非常用穴的定位和归经。
,络脉、经别的内容,奇经八脉的分布、病候和作用。
,穴位的局部层次解剖要点。
第一节手太阴经络
一、手太阴经脉
(一)经脉循行
肺手太阴之脉,起于中焦,下络[1]大肠,还循[2]胃口[3],上膈属[4]肺。从肺系[5],横出腋下[6],下循臑[7]内,行少阴、心主[8]之前,下肘中,循臂内上骨下廉[9],入寸口,上鱼[11],循鱼际,出大指之端。
其之者[12],从腕后,直出次指内廉,出其端。
(一) 经脉循行
①中焦→络大肠→胃的上口→膈肌→属肺→肺系→胸壁外上方→
上臂的内侧前缘→入肘→前臂的内侧前缘→入寸口→鱼际边缘→食指末节的桡侧端(少商)
②腕部支脉:(列缺)→食指端(商阳)交大肠经。
(二)循行小结
起点:起于中焦(胃脘部);
循行走向:属手三阴经,从胸走手;
分布规律:分布于胸腹部及上肢内侧前缘
体内相联系的脏腑器官:胃、大肠、肺、肺系(气管、喉咙)
体表主干:胸壁外上方→上臂内侧前缘→肘前缘→前臂内侧
前缘→寸口→上鱼际→大拇指桡侧端
表里经相接:(列缺)→食指端(商阳)交大肠经。
止点:止于拇指末节桡侧端(少商穴)
属络表里关系:属肺;络大肠(阴经属脏络腑)
气血流注顺序:
足厥阴肝经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
气血的多少:少血多气;旺于寅时(3:00~5:00 am)
外线(有穴通路):中府→少商(左右各11穴)
中府、云门、天府、侠白、尺泽、孔最、列缺、经渠、太渊、鱼际、少商。
肺内
食指末端
(二)经脉病候
是动则病[1],肺胀满,膨膨而喘咳,缺盆[2]中痛,甚则交两手而瞀[3],此为臂厥[4]。
是主肺所生病[5]者,咳,上气,喘喝[6],烦心,胸满,臑臂内前廉痛厥,掌中热。
气盛有余,则肩背痛,风寒汗出中风,小便数而欠[7];气虚,则肩背痛、寒,少气不足以息,溺色变[8]。
1、历代医家对“是动”、“所生”病的论述
a、《难经》以气血的生理和病理变化为依据
b、张景岳以运气学说为指导,认为“是动”为“常”,“所生”为“变”
c、张隐庵是以脏腑经络和病因来划分“是动”、“所生”
d、近代以脏腑经脉划分
e、当今部分学者认为:是动病是本经发病;所生病是本经腧穴所能治疗的疾病。
(中医12经)03肺经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