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知识点复习
3=103dm 3=10cm
3 3
(2) 换算关系:1m ;1dm ;lcm
1mL=1mm 3。
(3) 测量工具:量筒或量杯、刻度尺
(4) 测量体积的方法
3=103mm3 ;1L=1dm属物
体前,需要估计熔化多少金属注入仿型的模子里比较合适,这
时就需要根据模子的容积和金属的密度,计算出需熔化的金属
量,以避免造成浪费。
2. 密度与温度:温度能改变物质的密度。
(1) 气体的热胀冷缩最为显着, 它的密度受温度的影响也最
大。
(2) 一般固体、 液体的热胀冷缩不像气体那样明显, 因而密
度受温度的影响比较小。
(3) 并不是所有的物质都遵循 “热胀冷缩” 的规律。 如:4℃
的水密度最大。
3. 密度的应用
(1) 鉴别物质。
(2) 计算不能直接称量的庞大物体的质量, m=ρV。
(3) 计算不便于直接测量的较大物体的体积, V=m/ρ。
(4) 判断物体是否是实心或空心。判断的方法通常有三种:
利用密度进行比较;利用质量进行比较;利用体积进行比较。
六、运动的描述
1. 机械运动:物理学中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简称为运动。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运动。
2. 参照物
(1) 研究机械运动, 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要
(3) 纳米技术是现代科学技术的前沿,它在电子和通信方
面、医疗方面、制造业方面等都有应用。
二、质量
l. 质量
(1) 定义:物体中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用字母 m表示。
(2) 质量的单位:国际上通用的质量单位有千克( kg) 、吨
(t) 、克(g) 、毫克 (mg) ,其中千克是质量的国际单位。
(3) 换算关系: 1t=1000kg ;1kg=1000g;1g=1000mg。
(4) 质量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温
度和地理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2. 质量的测量:用天平
(1) 构造:托盘天平由横梁、指针、分度盘、标尺、游码、
托盘、平衡螺母构成,每架天平配制一盒砝码。盒中每个砝码
上都标明了质量大小,以“克”为单位,用符号“ g”表示。
(2) 使用:先将天平放水平;后将游码左移零;再调螺母反
指针;左放物体右放码;四点注意要记清。调整平衡后不得移
动天平的位置,也不得移动平衡螺母;左盘放被测物体,右盘
中放砝码;物体的质量 =盘中砝码总质量 +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
刻度值 ( 俗称游码质量 ) 。
四点注意:被测物体的质量不能超过量程;向盘中加减砝
码时要用镊子,不能用手接触砝码,不能把砝码弄湿、弄脏;
潮湿的物体和化学药品不能直接放到天平的盘中;砝码要轻拿
轻放。
三、密度
1. 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成正
比,其比值为定值。
2. 密度
(1) 定义: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用符号 ρ表示。
(2) 公式:ρ=m/V。式中,ρ 表示密度; m表示质量; V 表示
体积。
(3) 单位:国际单位是千克 / 米 3(kg/m 3) ,读做千克每立方
3(kg/m 3) ,读做千克每立方
米;常用单位还有:克 / 厘米
算关系: 1g/cm
3(g/cm 3) ,读做克每立方厘米。换
3 =1x103kg/m3。
(4)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它只与物质种类和温度有关,
与物体的质量、体积无关。
(5) 混合物质的密度应由其混合物质的总质量与总体积的
比值决定,而不是等于构成这种混合物的各种物质的密度的算
术平均值。
四、测量物质的密度
1. 体积的测量
3 3 3 3
(L) cm(mL) mm 、 、
(1) m dm 体积的单位: 、 。
看是以哪个物体作为标准。 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2) 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要看这个物体与参
照物的位置关系。当一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位置发生了改变, (1) 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 在测量中误差总
我们就说这个物体是运动的,如果位置没有改变,我们就说这 是存在的。误差不是错误,误差不可避免,只能想办法尽可能
个物体是静止的。 减小误差,但不可能消除误差。
(3) 参照物的选择是任意的, 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观察同一 (2) 减小误差的方法: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物体的运动,其结果可能不相同。例如:坐在行使的火车上的
九、力
乘客,选择地面作为参照物时,他是运动的,若选择他坐的座
1. 力的作用效果: (1)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 力
椅为参照物,他则
人教版初三物理知识点总结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