喹诺酮类抗菌药物
2
0
2
0
喹诺酮类抗菌药物
分类
作用机制、化学结构和构效关系
抗菌作用、耐药性
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的药理、不良反应、临床应用及注意事天
腹腔、胆系感染等2~3周
骨关节感染等时病情2~4周或更长
急性单纯性淋病可单剂疗法
非特异性尿道炎时疗程宜长至2~3周
氟喹诺酮类的常用剂量及用法(成人量)
药物
口服
静脉滴注
每日剂量(mg)
用法
每日剂量(mg)
用法
诺氟沙星
600~800
分2 ~3次
培氟沙星
600~800
分2 次
800
分2 次
依诺沙星
400~800
分2 次
环丙沙星
500~1500
分2 ~3次
200~400
分2 次
氧氟沙星
200~600
分2 次
200~400
分2 次
左氧氟沙星
200~400
分2 次
200~ 400
分2 次
洛美沙星
400~600
1 ~2次
200~ 400
分2 次
氟罗沙星
200~400
1 次
200~ 400
分2 次
临床应用
泌尿生殖道感染
呼吸道感染: G-杆菌引起
肠道感染:伤寒沙门菌、志贺菌属
腹腔、胆道感染
骨骼系统感染
皮肤软组织感染
其他:中耳炎、鼻窦炎
注意事项:
(1)不宜用于妊娠者。
(2)小儿骨骼系统未发育完全不宜应用。
(3)哺乳期妇女不能用此类药。
(4)抑制茶碱类、华法灵在肝内代谢,使血浓度升高,
引起毒性反应。最明显依诺沙星,其次环丙沙星。
(5)与制酸药同时服用,减少肠道内吸收,不宜与H2受
体阻滞剂合用。
喹诺酮类药物总结与展望
历经40年发展,氟喹诺酮类药物已成为临床上治疗感染性疾病的重要药物。
近4-5年细菌耐药性明显升高,尤其大肠杆菌。
必须合理应用,才能延长该类药物寿命。
新喹诺酮更适于治疗社区获得性呼吸道感染
对革兰阳性菌,非典型致病菌及厌氧菌的抗菌活性较前明显增强, 包括对内胺类和大环内酯类的耐药菌
药代动力学优点突出,适于口服
莫西沙星能快速治愈呼吸道感染
安全性高
分子结构特点--8位甲氧基
抗菌谱更广--显著增强革兰阳性菌抗菌活性,包括对内酰
胺类和大环内酯类的耐药菌
药代动力学明显改善--生物利用度高,半衰期长,组织浓度高
临床疗效显著--快速杀菌、症状缓解迅速
避免严重不良反应--无光毒性、无肝毒性、中枢神经系统副
作用减少
药物相互作用减少--尤其与茶碱无相互作用
新喹诺酮的优势
新喹诺酮-抗微生物特点
抗革兰阳性球菌活性明显增强
对肺炎链球菌:
吉米沙星>Sitafloxacin>克林沙星=莫西沙星=曲伐沙星>加替沙星=斯帕沙星>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
抗非典型病原体活性显著增强
显著增强抗厌氧菌活性
对脆弱拟杆菌:
Sitafloxacin>曲伐沙星>克林沙星=莫西沙星=加替沙星>吉米沙星=斯帕沙星>左氧氟沙星>格帕沙星=环丙沙星
抗革兰阴性杆菌活性与环丙沙星相似
新喹诺酮-药代动力学改善
口服单剂量氟喹诺酮的药代动力学参数
药物 剂量 C max t max AUC t1/2 是否要调整剂量
名称 (mg) (ug/ml) (h) (mg/) (h) 肝损害 肾损害
环丙沙星 500 是 否
加替沙星 400 是 否
左氧氟沙星 500 是 不清
斯帕沙星 200 是 否
莫西沙星
喹诺酮类抗菌药物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