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历史典故
唐朝历史典故篇一:永泰公主之死
永泰公主(684年-701)李仙蕙,是唐中宗第七女,韦皇后所生嫡出第三女,初封永泰郡主。李仙蕙在其父李显复位东宫之后,以郡主身份下嫁武 其兄李重润和夫武延基忤武则天男宠张易之,为武后所杀。张易之垂涎于仙蕙的美色,奈何仙蕙不从,后来张易之在武则天面前屡次诋毁仙蕙,最终致使武则天下令赐死仙蕙,由张易之负责执行,原来皇家美眷完全可以自尽,但是张易之确下令活捉了仙蕙,将其斩首,把玩其螓首良久方才泄恨,可怜年仅17岁的美貌公主脑袋被挂在屋檐下数日。
中宗复位后追赠为公主,以礼改葬,号墓为陵,1960年9月,永泰公主墓志铭出土,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坟墓被冠称为陵的公主,规格与帝王相等。
一说永泰公主死于难产。二十世纪六十年头,发掘永泰公主之墓,墓室得《大唐故永泰公主志铭》碑。有人考释1960年9月出土的《永泰公主墓志铭》后,竟发觉永泰公主的死因与史书所说全然不同。
唐朝历史典故篇二:李世明为何怒砸魏征碑
魏征辅佐唐太宗17年,先后上书200余次。在魏征的严密监控下,唐太宗的日子过得很不舒坦。面对魏征一再触逆鳞,唐太宗每次都是虚心接受,甚至像男人观赏女人一样,觉得魏征妩媚可爱。甚至还为这种君臣关系总结了一套套理论,比如说自己是金属的话,魏征就是那锻造的良匠;比如说魏征是镜子的话,他就是那照镜子的人。
贞观17年,魏征病重,唐太宗多次亲临魏征府看他,给他送药,将公主许给魏征做儿媳。魏征死后,唐太宗罢朝五天致哀,昭以一品官的'礼节送葬,亲自撰写碑文,刻于石碑上。这种荣耀,前所未有。一代君臣之间的知音佳话,假如演绎到此结束,应当是划上一个相当完备的句号了。
哪曾想,就在魏征死的同一年,太子李承乾谋反。魏征极力举荐的两个人,吏部尚书侯君集、中书侍郎杜正伦都被牵扯进来。唐太宗很生气,你魏征说他们有宰相之才,竟然串在一起害我。于是唐太宗自贱天子金口玉言的名声,解除了公主与魏征之子的婚约,还推倒了亲自为魏征撰写的墓碑。
这个细微环节让人深思,唐太宗为什么发这么大的火?原来,唐太宗对魏征早有不满,这次不过是借题发挥。
有一次,唐太宗生病,想搬到一个旧阁子里住,准备将旧阁子装修一下。然而,外面都在争论,说皇上要用十车铜建立一个望陵台。唐太宗下令追查,发觉竟然是魏征造的谣。他与魏征当场对质,魏征辩解说:这种夸张只是为了诤谏的须要,危言耸听也是为了大唐的江山啊!
面对魏征的狡
唐朝历史典故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