梳理探究——奇妙的对联
如何解答对联题?
学习目标:
1、了解对联的基本常识;
2、学会对简单的对联。
昨夜春风才入户
今朝杨柳半垂堤
对联起源
对联是一种独特的文学艺术形式,它始于五代,盛于明清,迄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早在秦汉以前,我国民间过年就有悬挂桃符的习俗。所谓桃符,即把传说中的降鬼大神“神荼”和“郁垒”的名字,分别书写在两块桃木板上,悬挂于左右门,以驱鬼压邪。这种习俗持续了一千多年,到了五代,人们才开始把联语题于桃木板上。据《宋史·蜀世家》记载,五代后蜀主孟昶“每岁除,命学士为词,题桃符,置寝门左右。末年(公元九六四年),学士幸寅逊撰词,昶以其非工,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是我国最早出现的一副春联。宋代以后,民间新年悬挂春联已经相当普遍,王安石诗中“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之句,就是当时盛况的真实写照。由于春联的出现和桃符有密切的关系,所以古人又称春联为“桃符”。
新年纳余庆
佳节号长春
第一副对联
春风春雨春色新年新月新景
对联常识
对联,也叫楹联、楹贴、对子。楹,就是建筑物的柱子。题在两根对称的柱子上的文字就叫楹联。对联是独立于诗词曲赋等之外的一种传统文学样式。对联由骈文和律诗的形式演变而成,形成于唐宋,盛行于明清,可谓源远流长。
对联特点
①字数相等。一般情况下,在同一联中,上下联的字数必须相等。还须注意的是,上下联一般不能出现相同的字。
柳絮体媚无骨气
梅花形瘦有精神
对联特点
②词类相当, 即上下联相应部分要实词对实词,虚词对虚词。具体地说,就是名对名,动对动,形对形,副对副,数量对数量,方位对方位。结构相应,即主谓对主谓,动宾对动宾,偏正对偏正,并列对并列,动补对动补。
一条大路通南北
两边小店卖东西
1云对雨,雪对风,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两岸晓烟杨柳绿,一园春雨杏花红。
2异对同,白叟对黄童。江风对海雾,牧子对渔翁。
3贫对富,塞对通,野叟对溪童。齿皓对唇红。女子眉纤,额下现一弯新月;男儿气壮,胸中吐万丈长虹。
4春对夏,秋对冬,暮鼓对晨钟。观山对玩水,绿竹对苍松.
5明对暗,淡对浓,上智对中庸。
6楼对阁,户对窗,巨海对长江
7茶对酒,赋对诗。
8来对往,密对稀,燕舞对莺飞。
9无对有,实对虚,作赋对观书。绿窗对朱户,宝马对香车。
《学对歌谣》选段
天文 天对,地对。日月对。祥云对瑞雪,暮雨对朝烟。北斗七星三四点,南山万户十千年。
地理 溪对,水对。峻岭对狂澜。柳堤对花苑,洞壑对峰峦。舟横清浅水村晚,路入翠微山寺寒。
时令 朝对,夏对。五戊对三更。重阳对七夕,冬至对秋分。三百枯棋消永昼,十千美酒赏芳辰。
国号 今对,汉对唐。五帝对三皇。三国分吴魏,六朝有宋梁。虞夏商周为四代,禹汤文武是三王。
食馔 茶对,饭对。美酿对香粳。炮羊对脍鲤,煮笋对餐英。雪夜烹茶真韵事,春初煎韭见交情。
奇妙的对联课件[27张]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