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扬尘污染防治监理细则
第一篇:扬尘污染防治监理细则
大兴新居D组团二期工程
扬
尘
污
染
防
治
监
理
细
则
编
制:
审
2
核:
安徽省志成材,专人负责控尘工作,安全监理工程师负责每天检查扬尘治理落实及实施情况并作好记录。要求施工单位对施工现场的建筑垃圾、必须集中堆放,垃圾堆放点必须具备遮挡措施,同时在建筑垃圾上覆盖密目网,并定时洒水。
2、要求施工单位对涉及扬尘问题的作业班组进行专项防止扬尘交底,将扬尘防止工作具体落实到操作层。
督促施工单位对开挖至地面的土石方应及时外运,未能外运的应当采取覆盖措施。
3、要求施工单位清扫道路、场地时,必须做到先洒水后清扫。
4、要求施工单位清运垃圾、运输材料、土方的车辆在驶离工地前必须冲洗,并做好遮蔽、清洁工作,不得污染、损坏市政设施。
5、要求施工单位施工时同样要采取控制扬尘的措施,对建筑垃圾应当采用袋装的方式清运,便于运输和控制扬尘,严禁将垃圾随意丢弃、乱堆乱放。
6、要求施工单位对施工现场的道路和场地,硬化处理。
(二)设施监理管理
1、要求施工单位施工现场的出入口,应设置车辆清洗设施,工地的排水系统,应当定时定人对沉淀池、沟槽进行清理,做到排水畅通,无污水外流或堵塞排水沟现象,杜绝随意排放。
9
2、要求施工单位对施工现场混凝土搅拌机械设备应采取封闭、降尘措施。
3、要求施工单位污水排放必须做到三级沉淀排放,达到沉淀要求后才能排放到市政管网。
4、督促施工单位对现场的材料堆放采取防尘措施(覆盖密目网、洒水等)。
5、督促施工单位对特别易产生扬尘的建筑材料必须堆放在密闭的库房内,装卸时做到轻放、轻装、轻卸。
(三)道路扬尘污染控制措施
1、
道路两侧进行草、灌木、乔木相结合立体绿化模式,或者实施硬化措施,或者绿化和硬化相结合。注意消灭裸露地面,如树坑、草皮稀疏等,减少风蚀和水蚀造成的尘源。
2、
未铺装道路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硬化,或定期施洒粉尘抑制剂以保持路面低尘负荷状态。
3、禁止随意开挖,尽量避免道路开挖。应制定详细的防尘计划,在保证工程质量的情况下,尽量缩短施工期限。道路两侧的施工行为,亦须减少填挖土方,缩短工期,同时承担施工点附近路段的保洁和清洗责任。
9
4、运送易产生扬尘物质的车辆应实行密闭运输,避免在运输过程中发生遗撤或泄漏。出入施工工地的车辆,驶离工地前应清洗车轮及车身。
(四)施工扬尘污染控制措施
1、工程建设阶段
(1)
建设工程施工期间,应设置施工标志牌、现场平面布置图和安全生产、消防保卫、环境保护、文明施工制度板。施工标志牌应当标明工程项目名称,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名称,项目经理姓名、联系电话,开工和计划竣工日期,施工许可证批准文号以及等当地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的污染举报电话。
(2)
工程建设期间,
米以上的围挡,围挡视地方要求适当增加,围挡底端设置防溢座。
(3)
10
工程建设期间,其所使用的具有粉尘逸散性的工程材料,砂石、土方或废弃物,应当密闭处理。若在工地内堆置,则应采取覆盖防尘布、覆盖防尘网、配合定期喷洒粉尘抑制剂等措施,防止风蚀起尘。
(4)
工程建设期间,施工工地内车行路径,应采取铺设钢板、铺设混凝土、铺设沥青混凝土、铺设用礁渣、细石或其它功能相当的材料等措施,防止机动车扬尘。
(5)
工程建设期间,对于工地内裸露地面,应采取下列防尘措施之一:
①
覆盖防尘布或防尘网;
②
铺设钢板、混凝土、沥青混凝土、礁渣、细石或其他功能相当的材料;
③
植被绿化;
④
定期洒水;
11
⑤
地表压实处理并洒水;
⑥定期喷洒抑尘剂。
(6)工程建设期间,物料、渣土运输车辆的出入口内侧设置洗车平台,设施应符合下列要求:洗车平台四周应设置防溢座或其它防治设施,防止洗车废水溢出工地;设置废水收集坑及沉砂池。车辆驶离工地前,应在洗车平台冲洗轮胎及车身,其表面不得附着污泥。物料、渣土运输车辆,装载的物料、渣土高度不得超过车辆槽帮上沿,车斗用苫布遮盖或者采用密闭车斗。
(7)工程建设期间,应对工地建筑结构施工架外侧设置有效抑尘的防尘网或防尘布。
(8)工程建设期间,工地内建筑上层具有粉尘逸散性的工程材料、砂石、土方或废弃物输送至地面或地下楼层时,应从电梯孔道、建筑内部管道或密闭输送管道输送,或者进行人工搬运。
(9)工程建设期间,应负责工地周边道路的保洁与清洗责任。
2、工程装饰阶段
(1)
施工期间,应设置施工
扬尘污染防治监理细则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