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生态学
——随机与必然、理性与感性
大学里很常见的一种现象就是翘课,在一些人心里,大学是完全自由的,所 谓心随我动不过如此。然而,人生于世,又何来真正的自由可言?庄子的《逍遥 游》已经对此诠释到了极致,所谓自由也仅仅是相对的。在我眼中的生态学
——随机与必然、理性与感性
大学里很常见的一种现象就是翘课,在一些人心里,大学是完全自由的,所 谓心随我动不过如此。然而,人生于世,又何来真正的自由可言?庄子的《逍遥 游》已经对此诠释到了极致,所谓自由也仅仅是相对的。在我看来,大学课堂真 正要学习的不是那所谓的知识,而是思想角度以及学习的方法和态度,课堂就是 一种给我们传播思想方法的很好途径。
上《生态学导论》之前,在我的思想观念中,所谓的“生态学”不过是一些 闲的发慌的老学究们从一些自然随机现象中,用自己感性和主观的观察和想法来 推测甚至臆造出一些所谓的而自然规律,再将之辑之成集,录之于册,大笔一挥 “生态学”,其实质不过是一些无病呻吟,为了骗点声誉和稿费,毫无价值可言。 然而,当我真正了解了这门学科,我才真正发现这门看似随机、感性的学科,其 背后所隐藏的必然与理性。
几千年来,在人类眼中,自然总是瞬息万变,难以预测的。或许上一刻还是 晴空万里,下一秒就是大雨倾盆。习惯于群居的狼群偶尔会有几只独行者,常见 于河流沿岸的芦苇有时却又能在河流中央寻到。对自然而言,仿佛没有什么所谓 的必然,这种随机事件比比皆是。哲学上有一句:按客观规律办事。要想发射一 颗卫星,就得让它达到第一宇宙速度;要想让水结冰,就得让温度降到0度以下; 要想让物体作变速运动,就得给它一个力……凡此种种,都有着客观的“规律”, 我们甚至能其借助于公式来将之表现出来。于是,我们的思维定势了:客观规律 是必然性的——达不到第一宇宙速度,卫星休想绕地球转;标准大气压下,0度 以上的水不可能结冰;没有受到外力,物体速度就不会改变。于是,我们的双眼 就被蒙蔽了。我们很自然的认为:自然是随机性的,所以研究自然的生态学也相 对应的具有着随机性,就好像文学上所说的“横看成岭侧成峰”,生态学也是如 此,其实质也不过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毫无意义可言。
然而,正如当年毛泽东十分肯定存在比原子小的粒子,自然又何以真无其必 然性可言?投几次硬币还有着概率论理论的支撑,自然随机性的背后确实也隐藏 着必然的规律。而那偶然出现的意外现象只不过像是投n次硬币,方向都为正的 概率罢了。景观生态学中有这样一个公式:S CAZ (课本p171),式中:S一物
种数量;A一生境面积;C一常数;Z一常数。难道事实就真的那么准确么?几乎 不可能相等,误差一定是存在的,难道就因为这个来否定自然的规律性、生态学 的必然性?这个公式所代表的自然规律就像是幕后的黑手,始终影响和操纵着变 量间的关系,使变量围绕其作些许变化。这就像理论上本应11点25的铃声预示 着下课,而提前5分钟或者拖个3分钟都是正常现象一样。概率论建立之初,人 们最常研究的就是抛硬币问题,按照概率论的理论而言,每次正面朝上的概率为 ,即使当时的学者抛了上千次,,而不等 。,固定着概率值得变化区间。或许, 这两者的对比中我们可以看到生态学研究中的必然性,而将之运用到现
我眼中的生态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