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匮要略》——大黄硝石汤
黄疸腹满,小便不利而赤,自汗出,此为表和里实,当下之,宜大黄硝石汤。(第十五19)。
大黄硝石汤
【组成】大黄黄柏硝石各四两栀子十五枚
【用法】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纳硝,更煮《金匮要略》——大黄硝石汤
黄疸腹满,小便不利而赤,自汗出,此为表和里实,当下之,宜大黄硝石汤。(第十五19)。
大黄硝石汤
【组成】大黄黄柏硝石各四两栀子十五枚
【用法】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纳硝,更煮取一升,顿服。
【作用功效】通腑泄热,苦寒通下。
【方解】栀子、黄柏清里泄热兼以燥湿,大黄、硝石攻下瘀热,四味合用清热通腑。
【方论】腹满小便不利而赤为里实,自汗出为表和,大黄硝石亦下热去实之法。视栀子大黄及茵陈蒿汤较猛也。(《金匮要略心典》)。
【临床应用与医案】
,男,48岁,工人。门诊就诊。患者开始发热,恶寒,头眩恶心,继而但热不寒,惟头汗出,心下烦闷,口干渴欲饮,下腹胀满,两胁下胀拒按,大便4日未解,一身面目尽黄,光亮有泽,小便短少,如栀子汁,脉滑数有力。肝功能:黄疸指数52,硫酸锌浊度22单位,谷丙转氨酶480单位,脉症合参,系热瘀于内,湿热熏蒸,热盛于湿之“阳黄”。遂投大黄硝石汤合茵陈蒿汤,清泄胆胃湿热更佐茯苓、扁豆淡渗利湿健脾。
方用:茵陈18g,栀子18g,大黄9g,黄柏9g,芒硝9g,茯苓18g,扁豆18g。
服5剂后,大便通利,小便转淡黄,腹部微胀,其他证情亦有好转。肝功能化验检查:黄疸指数7单位,硫酸锌15单位,谷丙转氨酶185单位。上方微事增损,去芒硝、大黄,加柴胡6g,胆草5g,以平肝、泄热、勿使乘土,续服8剂。三诊,诸症已愈,以栀子柏皮汤合参苓白术散,清余邪而调脾胃,续眼5剂善后,半月后访已上班工作。【,1981,(6):27】。
,男,31岁。1979年12月2日初诊。患者间歇发热,头痛甚剧。自觉头及胸中为热气充塞,烦闷胀迫不堪,喘促气逆,胸痞欲呕,昏冒酩酊;甚则反复颠倒,呼叫如狂。继而身眶头摇,大汗涌出而热退神清。如此反复发作已月余。唇焦,鼻黑,目赤,渴不欲饮,腹硬满,大便难,小便黄浊不利,足下恶风,舌质深红,有裂纹,苔黄厚腻而燥,中有黑苔,脉沉滑数。曾服西药,无效。辨证:内热泄而复壅,必是气机有所抑遏,不得宣畅。喘呕烦热诸症,可随汗出而减,知肺气末致闭塞,病根不在上焦。腹满便难,是中焦腑实之象;郁冒战汗,乃壅热蓄极而达之兆;渴不欲饮,胸痞苔腻,小便不利,属湿浊内蕴之候;此阳明湿热壅盛,结聚成实之证。实邪中阻则升降气
《金匮要略》——大黄硝石汤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