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was revised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3, 2020
感染手术的管理规定
感染性手术的管理制度
2012-036月1日起实施的<<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工作指导原则>>(试行),在给艾滋病患者或艾滋病病毒携带者手术时,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飞溅到医务人员的面部时,医务人员应戴具有防渗透性能的口罩和防护眼镜。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大面积飞溅和污染医务人员身体的,还应穿具有防渗透性能的隔离衣或者围裙;有皮肤破损者参加手术工作时,应戴双层手套。
手术过程中要特别主要防止被针头、缝针、刀片等锐器刺伤。为此,手术中应强调:使用持针器卸刀片,禁止用手装卸刀片;传递锐器时不能将锐利面直接放到术者手中;禁止将使用过的针头重新戴上针头套;禁止用手套直接接触使用过的针头、刀片等锐器。
术中使用过的敷料、引流液、冲洗液、切除组织和脏器等,应集中放置于无渗漏的袋或容器中;污染液体的抽取和放出动作均应轻柔,尽量减少对周围环境及工作人员的污染。
使用一次性床单,一次性手套等一次性手术用品。
术后管理
,手术人员于手术结束后,脱去手术衣、手套后即可外出;传染性强的特殊感染手术结束后,手术人员脱去手术衣、手套或隔离衣后,必须用碘伏或含氯消毒液浸泡双手,在手术间门口更换清洁鞋后方可能外出,并经沐浴、更换口罩和帽子后方可参加其他工作。
、物品的处理手术中使用的器械、物品均应按国家卫生部发布的标准处理。
一般手术器械是指非感染的手术器械,如甲状腺、疝气、椎间盘等手术器械。将术后器械在流水下去除血迹,酶洗剂(5~20ml:1L)浸泡5~10min,酶洗剂(5~20ml:1L)里洗刷,流动水彻底冲洗,在≥90℃热水浸泡5min,烘干(晾干)后检查(关节不灵活的上油),最后打包或分类存放于器械柜内。
一般感染性手术器械是指切开管道(如胃肠、胰、阑尾)、肿瘤根治、脓肿切开、结核病灶清除以及感染性梅毒、艾滋病、病毒性肝炎患者实施手术的器械。将术后器械在流水下去除血迹,酶洗剂(5~20ml:1L)浸泡5~10min,酶洗剂(5~20ml:1L)里洗刷,流动水彻底冲洗,浸泡于含氯消毒液(1000mg~2000mg/L)30min,流动水彻底冲洗,在≥90℃热水浸泡5min,烘干(晾干)后检查(关节不灵活的上油),最后打包或分类存放于器械柜内。
特殊感染性手术器械是指朊病毒、气性坏疽、炭疽、破伤风手术器械。将手术器械浸泡于1mol/L氢氧化钠溶液60min,酶洗剂(5~20ml:1L)浸泡5~10min,酶洗剂(5~20ml:1L)里洗刷,流动水彻底冲洗,在≥90℃热水浸泡5min,烘干(晾干)后检查(关节不灵活的上油),最后打包高压灭菌。
内镜手术器械的处理:卸下可移动的内镜不见、光学导线的链接配件、通道阀,张开钳夹部位,以流动水冲洗表面血迹、小刷轻轻刷洗,高压水枪冲洗关节部位、内腔通道,去除吟唱血迹或有机物,酶洗剂(5~20ml:1L)浸泡5~10min,充分去除有机物,酶洗剂(5~20ml:1L)里洗刷,流动水、高压水枪再次冲洗,气枪吹干各部件水分(或在≥90℃热水浸泡5min),检测器械各部件,组装器
感染手术的管理规定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