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网上银行的集团账户和资金集中管理
集团公司资金的集中管理既要考虑不同组织架构间的纵向关联和内在运行逻辑,同时更要考虑不同内外部价值链的横向关联和内在运行逻辑,并且要优化和重组这个架构,使之与集中管理的目标相符合,两者决定了资金集中管理的度、量和范围,及资金集中管理的效率和效益,最终体现一个集团公司供应链的整体竞争能力。
资金集中管理是必然趋势
大型集团公司的财务与资金管理日益趋向高度集中是现金管理发展的必然,但是,许多企业由于缺乏必要的技术手段,资金控制能力不足,从而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大型集团公司由于下属机构众多,地域分步广泛,在资金集中管理上的问题尤其突出,资金管理失控、监控手段缺乏、资金利用率低的情况是我国集团公司管理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集团公司为了实现自己的健康发展,必然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实施资金集中管理规划,通过合理的统筹模式,释放沉淀资金,降低企业的运营风险,使资金管理做到高效有序、动态平衡。
资金集中管理的策略选择
集团公司资金集中管理必须依据企业战略发展方向和市场变化的要求及时调整,其资金管理模式是实现企业战略发展的重要保证。当企业集团发展到一定规模,生产经营所需资金量快速放大时,就必然需要一个专业的组织来统筹管理资金的运用,这时就出现了结算中心或财务公司这样的与集团财务部相对独立的职能部门来承担这项工作。
资金集中管理模式的选择实质上是集团管理集权还是分权管理策略的体现,是根据行业特点和本集团资金运行规律决定的。
资金管理集权和分权的程度是资金管理中的基本策略问题,高度集权的资金控制策略,对资金的集中控制和统一调配较好,但不利于发挥下属公司的积极性,在资金上过分依赖集团公司,若配套措施不到位,可能影响资金的周转速度,影响企业对市场变化的应变能力。对于经营品种单一、现金流稳定、有比较固定的上下游资金链的集团公司来说,可以优先选用集权程度高的资金集中管理策略。
较低程度的集权控制策略,有利于调动成员企业积极性,但又存在造成资金分散、资金使用率降低、沉淀资金比例大、资金使用成本较高等固有缺点。对于多元化经营的集团企业,或现金流不十分稳定的行业,或刚刚开展资金集中管理工作、为使经营能正常进行,往往采取集权程度较低的资金集中管理策略。
总之,集团公司只有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明确控制资金管理的集权程度,才能使集团公司的资金管理高效有序、动态平衡。
策略实施前的准备
·体制准备
集团管理层的认同和支持,集团公司与各成员公司思想的一致性是实施的关键。集团总部需事前制定与相关联的结算单位(各分支机构、分(子)公司和银行)的一系列内部控制制度安排,做到事前签约、定岗、各级授权、事中控制、事后稽核并与薪酬评价相联系,总部对分支机构以及各分(子)公司有关资金信息的传递方式和信息内容的统一,这是结算中心有效实施的保障。如:在集团内统一的规章制度,统一的业务流程,统一的内部凭证,统一的授权体系、统一的监控机制和统一的业绩评价体系等。
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发现,很多企业都是单纯依靠行政命令手段强制推行资金集中管理,事实上并没能取得很好的效果。我们发现这主要是没有充分调动结算中心内部和下属公司的积极性,导致资金集中管理制度不能得到有效的贯彻实施。应该将资金集中
基于网上银行的集团账户和资金集中管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