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在地理教学中渗透环保意识教育的研究.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11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1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1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在地理教学中渗透环保意识教育的研究
高奇峰
一、前言

:作为一名地理教师,我时常目睹着在校园生活中同学们环保意识薄弱的种种表现,如:洗手之后不随手关水龙头:晚自修结束后班上电灯不关;随意破知识专题讲座。
;分析实践过程中的失当之处,并做出调整。

,对比实验班级与非实验班级之间的差异,从而衡量出教学的效果如何。

(二)方案实施过程
。结合生活实际和有关环保的最基本知识,我们特地出了一份难度很小、题量小的环保常识问卷,在初一年级各班进行不记名测试,结果发现100分的试卷,绝大部分同学都只得30至40分,只有极少部分同学会及格。可见,同学们环保知识确实很薄弱,这与我们观察到的校园环境很不理想的事实是相吻合的,这是需要引起我们重视的。
,每节地理课我们都在备课时预留课前三分钟作为环保教育时间,主要由地理教师做好以下的某项工作:①讲解在生活中人们对待环境的哪些思想是错误的,应该进行怎样的纠正;哪些行为是正确的环保行为,应该提倡同学们努力做到。②讲述新闻时事中某个环保事例的做法,然后由同学们来做判断和讲述理由,最后教师做总结。③教师组织学生自己来讲述某个环保事例,然后大家参与评价,最后教师做总结。④结合学校生活实际,以校园的某个环境问题为背景,要求同学们来评价正确与否并说明理由,最后由教师总结说明。此外,教师也可根据教材内容灵活机动地安排环保知识教育。(限于时间比较少,教师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其中的一项来做。)
,结合教材内容中出现的环境问题特意强调环保。如:在初一地理教材(湘教版)下册中,教学《亚洲和欧洲》时,我们可以指出亚洲有许多国家人口多、经济落后,造成人口与环境资源之间的矛盾很尖锐;亚洲发展中国家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严重,并且指出原因。谈到欧洲时,我们应特别指出;北欧酸雨危害严重的原因是来自西欧工业发展过程中燃烧矿物燃料非常多,排放氮氧化物、硫氧化物多,产生酸雨,在来自大西洋西风带的作用下,于是把酸雨带到北欧地区并造成严重的危害。同样,在教授非洲、美洲及教材中提到的各地区和各国时也应一一指出主要的环境问题及产生的原因,让同学们对环境问题的重视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环境意识也在逐日增强。 ,教师布置一些相关的环保作业。如:每周安排一期环保方面的班级黑板报,介绍环保知识,让同学们增长环保见识;每隔一段时间布置一篇环保小论文,由地理教师批阅并给优胜者以表彰和奖励;每半个学期组织一次环保知识竞赛,评选出优胜者并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针对生活实际中出现的环境问题,组织学生组成调查小组进行实地调查并写出报告(当然,因为这项作业难度大,同学们在能力和时间都有限的情况下完成的效果都不大理想,只是把这项作业作为一种实践尝试,目的在于提高同学们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和重视)。
。志愿者利用节假日时间参加社区环保志愿服务活动,如:定期做好学校门口一段公路的清洁环保工作,由于这段路常有许多小商贩进行学生的生意,以致果皮、塑料袋等垃圾随处可见,给经过这段路的人们留下一个不良的环境印象,经过环保志愿者的辛苦努力,使该路段的卫生状况大大改善;参加联建单位下白石边防派出所、下白石下岐村委的清洁志愿服务;此外,有一些同学还志愿参加附近村庄孤寡老人的家庭清洁服务,并且获得群众和老师的好评。
。在环保知识专题讲座的过程中,不仅同学们的环保知识增长了许多,而且教师在查找有关资料的过程中也增长了环保知识,提高了业务水平和专业知识水平。
,实验班级在项目组教师的指导下做了一次全校性的环保倡议宣传,倡议全体师生做好校园的环保工作,爱护校园环境、保持校园清洁,应该说效果还是较好的。
,当然,这一次的试卷难度有明显提高且试卷的题量较多,但实验班级学生的答题情况很好,说明对环保知识的掌握情况比摸底调查时好了许多;而让我们始料不及的是同年级非实验班级的同学答题情况也比以前好了不少,这算是意料之外的收获。显然,这是实验辐射作用产生的效应。

四、研究总结及讨论

,同学们的环保意识得到很大的提升,对待环境的行为得到很大的改善,这是令人鼓舞的;特别是非实验班级同学的环保意识有所提升显然是意外之喜。这说明了农村中学学生的环保意识虽然基础比较差,但只要给予良好的教育条件,同学们的整个环保

在地理教学中渗透环保意识教育的研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