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伟英,王德文,徐丽霞.doc刘伟英,王德文,徐丽霞
作者:刘伟英,王德文,徐丽霞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职业人群与心血管发病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选择3370名不同职业人群进行健康检查,测定血压、心电图、胆固醇、甘油三酯的含量, 应用职业紧张测试表OSI测量职业紧张评分,根据职业紧张评分将队列分为高、中、低职业紧张暴露组。结果职业紧张度高-教师组与职业紧张度中-有害作业高温工人心血管发病率明显高于职业紧张度低-营业人员,差异有显著性(P<),并且随年龄、工龄的增加,心血管发病率也增高。结论职业紧张是职业人群发生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之一;职业紧张引起心血管疾病是在长期慢性紧张刺激下发生发展的。
【关键词】职业;职业紧张;心血管;危险因素
The relationship betine the relationship bet different occupation are selected to go through the health checkup in terms of the levels of blood pressure,electrocardiogram,cholesterol and is applied to categorize the occupation into high,medium and loployees from the high-and-medium-level groups such as teachers and ful gas and high-temperature environment are more prone to cardiovascular disease than those louli.
【Key the job;heart and blood vessels;risks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和企事业制度改革,职业对劳动者身心健康的影响越来越受到重视。对心血管疾病的研究以往多考虑环境和遗传因素的影响,忽略了劳动过程中社会因素、心理因素的作用。近年来不同职业人群、职业因素在内的各种社会心理因素在心血管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危害因素的关系问题愈来愈受到了人们的关心,为探讨不同职业人群与心血管发病危险因素的关系,本文着重选择有毒有害作业人群高温作业工人与职业紧张高暴露人群,教师和商场营业人员共3370名不同工种内容与不同环境下接触不同职业差异进行血压、心电图、胆固醇、甘油三酯的调查。
1 对象与方法
研究对象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列分组,按照研究对象所从事的工种进行分类,应用职业紧张测试表对不同职业进行职业紧张评分,有毒有害作业人群高温作业工人组1200名;教师组1480名;营业人员690名作为对照组。男1612名,女1758名;平均年龄(
±)岁,平均工龄(±)年。
方法
采用统一调查表现场进行填表应用OSI职业紧张测试表6点法赋分,重点职业紧张部分、工作负荷、工作关系、工作困难、工作冲突,采用Likert’s 6点法赋分,1分为非常不赞成,6分为非常强烈赞成,高分表示紧张因素多[1]。
生化指标
刘伟英,王德文,徐丽霞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