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福利待遇问题探讨
胡 坤 摘要:农民工为我国经济的建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却一直处在城市生活的边缘,长期忍受着低工资低福利的繁重体力工作,这严重影响了社会安定和繁荣,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造成了严重的威胁。为全面落实科业化采取了长期农业支持工业的政策,农民的利益受到损害。城市居民获得了相当大一部分特权,并获得了并不应属于他们的“天然”优越感,处在优势地位的城市居民受到尊卑观念的长期影响,自然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排斥来自于另一种生存环境的同胞们。换句话说,如果没有城市居民的歧视,也就不可能存在农民工问题,自然更不会有如此农民工的福利待遇问题了。
(3)不可否认,农民工在人力素质方面远远处于下风。由于农村的教育资源系统远远劣于城市教育资源系统。从教育的源头出发,农民输在了起跑线上。由于没有收到良好的教育,自身素质的提高受到了极大的限制(当然我们不否认某些人受到了良好的家庭教育),在与城市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劳动力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
(4)中国目前用工法律制度还存在很大的缺失。虽然新颁布的《劳动合同法》确立了新型的劳动合同关系。但现实中的实施离真正意义上的用工保护还存在着极大地差距。由于农民工文化程度低,缺乏对自己合法权益的正确认识,当自己的合法权益(一般是福利待遇问题)遭到不法侵害时,无法通过有效地途径来解决。而相关的劳动保障部门也存在严重的职责缺失问题,他们的福利待遇问题就一直得不到有效的解决。
(5)农民工福利待遇差与当经济大环境是密不可分的,在长期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劳资关系劳方一直处于劣势地位,缺乏工会组织的有效组织。用工单位的不规范行为就会导致农民工的福利问题成为长期的隐形状态。在劳动力严重供过于求,农民工为了获得一份宝贵的工作,就不得不接受低工资低福利。在当前世界经济危机的大环境下,这种问题就变得更为普遍了。
3 相关建议
(1)有计划的逐步废除城乡二元户籍制度,逐渐建立起城乡一体化的户籍制度。取消各方面有歧视色彩的限制性规定,进一步完善中国的户籍制度。改革可以先从三线城市开始,因为这里城乡对立矛盾相对比较缓和。然后选取一批二线城市例如武汉、长沙等作为试点城市,在取得相关经验后再逐步推向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线大城市。
(2)与户籍改革相适宜的城乡社会福利、医疗、养老、就业等一系列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制度必须进一步跟进。这样才能从根本上破除二元户籍制度所带来的众多社会矛盾,为农民工社会福利的改善提供坚实的制度设施基础。由于建立了一体化的城乡保障制度。使得人口流动成为可能,这样从根本上解决了由于农民工高流动性而带来的社会福利保障问题,不会在出现诸如只参保不享保的等怪局面。
(3)全民的素质教育亟待提高,必须从整个社会的角度去破除这种腐朽的等级尊卑观念,这是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由于中国五千年来等级森严的社会制度,这种观念早已深入人心,但历史的发展向我们证明人人生而平等,这是人类杜会发展的趋势。我们必须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只要坚持这种信念。就一定能解决好这个问题,减少歧视从而提高农民工的福利问题。
(4)政府积极倡导职业培训,为农民提供广阔的的平台提高自身素质,通过学习相应的技能,使得他们能够有一技傍身。优化了劳动力资源的供给,提高了农民工劳动
农民工福利待遇问题探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