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务人员锐器伤防护与应急处理
1、锐器伤的预防:发生锐器伤的高危操作:将使用过的一次性注射器针头套回针头套、摆弄针头、分开针头与注射器、没有及时或者就近丢弃针具,对使用过的一次性注射器将锐器端传递给他人,在工作场所用手直接拾取破碎bsag(+)时,受伤医务人员为hbsag(+)或hbsab(+)或hbcab(+),则不需注射疫苗或hbig;受伤医护人员为hbsab(-),未注射疫苗者,24h内注射hbig,并注射疫苗到刺伤后6个月,1年监测got,gpt,hbsag,hbcab.
2)暴露源为hcvab(+)时,受伤医护人员为hcvab(—),则3个月后采血查hcvab、肝功能。
3)暴露源为hivab(+)时,受伤医务人员为hivab(-),经进专家评估后,可立即服用预防性用药,并进行医学观察1年:刺伤后6周、3个月、6个月、12个月..
XX县区中心医院院感科
2015年6月16日
2医务人员职业暴露上报流程.
1、发生职业暴露后,尽快落实紧急处理措施,并在30min内向本科室护士长报告,护士长在2h内上报医院感染管理科和上级部门(医务科或护理部),暴露源为hiv阳性或疑似病人,应当在暴露发生后1h内上报。
2、向上级部门报告的内容包括。损伤时间、地点、被何物损伤、伤口情况、暴露源情况、现场处理措施、处理记录、用药记录等。
3、进行职业暴露后登记,由护士长组织填写职业暴露登记表一式3份,科室、感染管理科、上级部门(医务科或护理部)各留1份备案。
XX县区中心医院院感科
2015年6月16日
第三篇:医务人员锐器伤防护标准操作规程医务人员锐器伤防护标准操作规程
一、概念
。、穿刺针和缝合针等针具,各类以用或检测用锐器、载玻片、破损玻璃试管、安瓿、固定义齿并暴露在外的金属丝及实验室检测器材等。
.
二、优先等级原则
锐器伤防护应遵循优先等级原则,首先是消除风险,其次是工程措施、管理措施和行为控制,最后是个人防护和接触后预防措施。
(一)消除风险
锐器伤防护的最有效措施是尽量完全消除工作场所的危害,如尽量少用锐器或针具,取消所有不必要的注射,以及采用无针系统进行静脉注射。
(二)工程控制、管理措施和行为控制
通过过程控制措施或转移工作场所的危害,如使用锐器处置容器(也称为安全盒)或者立即收回、插管或钝化使用后的针具(也称为安全针具装置或有防伤害装置的锐器).
(三)管理措施
制定政策限制接触危害,如采取标准预防策略,包括组建劳动者卫生安全委员会和针刺预防伤害委员会,制定职业接触风险控制计划,移走所有的不安全装置,持续培训安全装置的使用方法。
(四)行为控制
制定政策限制接触危害,如消除针具的重复使用,将锐器盒放在视线水平且在手臂所能及的范围,在锐器盒满之前将其清空,在开始一项医疗程序之前,简练权处理和处置的设施方法。
三、具体措施
、护理、实验操作过程中,要保证充足的光线,并特别注意防止被针头、缝合针、刀片等锐器刺伤或者划伤。
2。采用新技术,如使用有安全装置的锐器.
,如使用适宜的电灼器、钝化针具和u形具等。
4。使用带有回缩处理装置或带有刀片废弃一体化装置的手术刀,以避免装、卸刀片时被手术刀伤害。
5。手术中传递锐器应使用传递容器,以免损伤医务人员。
、防渗漏、有警示标识或安全标色和中文警示说明的锐器盒中,以便进行适当处理.
,禁止弯曲被污染的针具,禁止用手分离使用过的针具和针管,禁止用手直接接触污染的针头、刀片等锐器,禁止双手回套针帽,如需要帽只能单手盖帽或借用专用套帽装置。
,应是用刷子、垃圾铲和夹子器等锐械处理。
,严禁用手直接抓取污物,尤其是不能将手伸入到垃圾容器中向下压及污物,以免被锐器刺伤.
第四篇:医务人员锐器伤防护标准操作规程医务人员锐器伤防护标准操作规程
一、概念
1、锐器。指能刺破皮肤的物品。包括注射针、穿刺针和缝合针等针具,各类医用或检测用锐器、载破片、破损玻璃试管、安瓿、固定义齿并暴露在外的金属丝及实验室检测器材等。
2、锐器伤。由锐器造成的皮肤损伤。
二、优先等级
医务人员锐器伤防护与应急处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