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测量放线方案.doc


文档分类:建筑/环境 | 页数:约1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
. z.
- --
- .
±
四、施工准备
〔1〕技术准备
①办理控制点交接手续,熟悉?控制测量报告?,了解红线坐标、水准点高程,进展必要的测量计算。
②了解建筑物现状平面主轴线测量控制网及各点坐标,并校核计算。
③实测校核红线坐标桩、导线坐标桩、实测校核水准点,实测校核结果经工程技术负责人核实批准后报监理。所有桩点进展封闭保护。
④实测校核建筑物现状平面主轴线测量控制网各点坐标;现状标准水平点高程,提出能否使用的意见、建议。
校图:测量放线的几何尺寸、数据校核,建施、结施图核对,各种尺寸总校核。数值计算:坐标、标高。做好现场放线交底方案:所放线与轴线〔或〕墙、柱边线的尺寸关系,标高线的相对高程〔或绝对高程〕。
完成测量施工方案的技术交底工作。
〔2〕测量器具
序号
仪器名称
型号
数量
精度
检定周期
备注
1
经纬仪
ET-02
1
2〃
1年
配套设
备齐全
2
水准仪
DS32
2
3mm/Km
1年
3
塔尺 
5m
3
4
钢卷尺
5m
30
5
钢尺
50m
3
6
7
五、主要测量方法
①测量放线原则:整体控制局部,高精度控制低精度,长边长方向控制短边短方向。
各类控制网以首级精度控制为依据,采用极坐标为主、直角坐标为辅的测量方法,控制网中包含重要点位和重要轴线;且和主要轴线保持平行关系;要保证每施工流水段中至少有四条两两相交的控制线。高程控制点布设以保证方便施测为原则。
②建筑物平面测量控制
〔1〕建筑物平面主轴线测量控制:拟采用主轴线测量控制网。根据主控制轴线完成建筑物
- --
- 专业资料-
-
. z.
平面主轴线测量控制网。〔主轴线测量控制线见1〕
建筑物平面主轴线测量控制网以红线坐标桩、导线坐标桩及图纸总平面图建筑位置用极坐标法引测。采用全圆归零测法依次测量相邻两点的距离角度值;根据观测数据对控制网进展严密平差;根据平差结果对桩点进展修正。
平面主轴线控制网桩点长久稳定是控制网精度的保证,桩点埋设按国家二级变形监测基准点位要求。控制点位在使用中不可防止的会存在位移现象,使用期间每月进展一次校测,平差后解算出每个点位数据修正值作为桩点坐标值。
〔2〕层间平面轴线、墙体线控制:采用全轴线测量控制
①投测:根底及主体构造施工阶段,层间平面轴线定位主要采用垂准仪投点法向待测面投测控制点控制。为保证测设的精度要求,在四个控制点上进展,并与其他的轴线控制点进展校核。每个待测面至少要投测4个控制点。使用前应做角度、距离校核,经校核无误后,方可在该平面上放出其它相应的轴线。为便于测设,每个施测面的控制点应保持上下一致,以保证层间平面轴线逐层正确向上传递。
②根底轴线、墙体线投测:本工程依据建筑物平面主轴线测量控制网及根底、主体构造施工图,向基坑投测根底、主体轴线,钉桩控制并在边坡护壁上做出明显标识。
③从地下一层顶板以上各施工层轴线、墙体线投测:采用建筑物控法用垂准仪将轴线控制点向上投测,控制点直接往所需施测部位完成工作面点、线的测设。为了保持与±,地下局部和地上局部使用同一系统投测点。
建筑物的垂直度控制采用“垂直〞引测,外经纬仪〔外控法〕来相互校核的方法进展。即建筑物外轮廓的垂直度控制由经纬仪在建筑物外侧的首层的基准线为根底向上投测校正偏差。在建筑物部轴线使用激光垂直投点经纬仪,在一楼楼面预埋控制点分别向上进展垂直投点,见下列图。
轴线测量放线根据垂直投点,使用经纬仪进展楼面的展开放线工作,局部面较小处使用经纬仪及钢尺进展引测,将所需要用的线全部弹在楼面上,并将轴线引至建筑物的外侧进展外控法的调整校正以确保测量放线准确精度。
④精度:采用垂准仪投测法投测层间平面轴线控制点,施测面上控制点的测设精度为测角中误差为±10",边长相对中误差1/20000,相邻两点的距离误差不大于±3mm。在施测面上局部临时加密的控制点相对精度为测角

测量放线方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1006108867
  • 文件大小91 KB
  • 时间2022-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