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料效应田间试验
手绘风格
氮磷二元二次肥料试验设计与“3414”方案处理编号对应表
试验编号
处理
N
P
K
1
N0P0K0
0
0
0
2
N0P2K2
3
9
N3P1K3
3
1
3
10
N3P2K3
3
2
3
11
N3P4K3
3
4
3
12
N3P5K3
3
5
3
13
N3P3K0
3
3
0
14
N3P3K1
3
3
1
15
N3P3K2
3
3
2
16
N3P3K4
3
3
4
17
N3P3K5
3
3
5
18
N1P1K2
1
1
2
19
N1P2K1
1
2
1
20
N2P1K1
2
1
1
各试验点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选取一到二种有代表性的有机肥品种进行田间试验,试验目的是进一步探讨施用有机肥、有机肥与化肥配施以及有机肥料的利用效率等问题。
试验方案设计:
(1)CK(空白对照),
(2)NPK(常规用量,同3414方案中处理6),
(3)NPK(比常规用量减少20%)+有机肥1(),
(4)NPK(比常规用量减少20%)+有机肥2(亩用量1t),
(5)NPK(比常规用量减少20%)+有机肥3()。
、微量施用效果试验
试验目的:为明确有机肥、中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的施用效果,特开展本项研究工作。
试验处理
1.对照区(CK):用量待定
2.CK+中微量元素1:种类与用量待定
3.CK+中微量元素2:种类与用量待定
4.CK+中微量元素3:种类与用量待定
5.CK+中微量元素4:种类与用量待定
6.CK+中微量元素5:种类与用量待定
为了保证肥料配方的准确性,最大限度地减少配方肥料批量生产和大面积应用的风险,以当地主要作物及其主栽品种为研究对象,对比配方施肥的增产效果,校验施肥参数,验证并完善肥料施用配方,改进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参数。
在每个施肥分区单元设置配方施肥、农户习惯施肥、空白施肥3个处理,小区面积不小30m2。
3 试验实施
• 试验地选择
试验地应选择地块平坦、整齐、肥力均匀的,具有代表性的地块。坡地应选择坡度平缓,肥力差异较小的田块。试验地应避开道路、堆肥场所等特殊地块。
• 每个县主栽作物的“3414”试验点要设置于不同肥力水平的地块上。
整地、设置保护行、试验地区划;小区单灌单排,避免串灌串排。
•
春季试验前每个试验点采集一个混合土样;秋季收获后每个试验点采集N0P0K0 、3个缺素区和N2P2K2五个处理的土样1公斤。
•
秋季采集3个缺素区、N2P2K2处理的植株样。
试验作物品种选择
田间试验应明确所用的作物品种,一般应选择当地主栽作物品种或拟推广的品种。
采用随机区组排列,区组内土壤、地形等条件应相对一致,区组间允许有差异。“3414”试验可以不设重复;“3414”扩展试验要求3次重复,每个区组必须垂直于垄向排列;有机肥、中微量元素效果试验均设3次重复。
小区面积:试验小区面积20—40 m2。
4 试验记载与测试
除施肥措施外,其他各项管理措施应一致,且符合生产要求,并由专人在同一天内完成。
田间记录观察内容包括(附件1)
具体内容和要求:
试验地基本情况,包括:
地址信息:省、县、乡、村、邮编、地块、农户姓名;
位置信息:经度、纬度、海拔;
土壤分类信息:土类、亚类、土属、土种;
土壤信息:土壤质地(砂土、壤土、粘土)、土层厚度(>=60cm、30-60cm、<30cm)和土壤障碍因素(易旱、易涝、盐害、碱害)。
田间记录观察内容见附件1。
试验地土壤养分测试:有机质、全氮、无机氮、有效磷、速效钾、pH值、必要时进行植株氮诊断和中微量元素测定等。
试验气象因素:多年平均及当年气温、降水、日照和湿度等气侯数据。
填写前一(和二)茬施肥情况:调查氮肥、磷肥、钾肥、有机肥等肥料种类和价格。
生产管理信息:浇水、中耕等
田间调查与监测
生育性状调查:因不同作物而异,选择关键生育期调查作物重要生育指标。
收获期采集植株样品、进行考种和经济产量测试,可参照肥料效应鉴定田间试验技术规程(NY/T 497—2002)执行。
植株养分测试
收获与计产 (见附件2)
——每个小区单打、单收、单计产或取代
表性样方测产;
—
肥料效应田间试验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