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神派温阳9法
所谓的火神派,就是以清末名医郑钦安为代表,理论上以辅佐人体的阳气,以善用附子、桂枝、生姜、干姜、煨姜、筠姜、炮姜等辛热药物著称的一门医学流派。
火神派有一套较为完整而独特的理论体系,有颇为有名的领军人物--郑钦安姜二两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温再服。
吴茱萸汤《伤寒论》
吴茱萸一升(洗) 人参三两 生姜六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
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三服。
:是指温阳药和补益药相配伍的治法。代表方有四逆加人参汤、当归四逆汤、当归生姜羊肉汤等。
四逆加人参汤《伤寒论》
甘草二两(炙) 干姜一两半 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 人参一两
上四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
当归四逆汤《伤寒论》
当归三两 桂枝三两(去皮) 芍药三两 细辛三两 大枣二十五枚 通草二两 甘草二两(炙)
上七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当归生姜羊肉汤《金匮要略》
当归三两 生姜五两 羊肉一斤
上三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温服七合,日三服。若寒多者,加生姜或一斤;痛多而呕者,加橘皮二两、白术一两。加生姜者,亦加水五升,煮取三升二合,服之。
:是指温阳药和潜镇药配合的治法。代表方有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伤寒论》
桂枝一两(去皮) 甘草二两(炙) 牡蛎二两(熬) 龙骨二两
上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半,去滓,温服八合,日三服。
:是指温阳法和辛散法合用。代表方有麻黄附子细辛汤、乌头汤、桂枝芍药知母汤等。
麻黄附子细辛汤《伤寒论》
麻黄二两(去节) 细辛二两 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上三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乌头汤《金匮要略》
麻黄(去节) 芍药 黄芪各三两 甘草三两(炙) 川乌五枚(口父咀,以蜜二升,煮取一升,即出乌头)
上五味,口父咀四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內蜜煎中,更煎之,服七合,不知,尽服之。
桂枝芍药知母汤《金匮要略》
桂枝四两(去皮) 芍药三两 甘草二两(炙) 麻黄二两(去节) 生姜五两 白术五两 知母四两 防风四两 附子二枚(炮)
上九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三服。
:就是温阳法和利水法合用。代表方有真武汤、茯苓四逆汤、五苓散等。
真武汤《伤寒论》
茯苓三两 芍药三两 白术二两 生姜三两(切) 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上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三服。若咳者,加五味子半升,细辛一两,干姜一两。若下利者,去芍药,加干姜二两。若呕者,去附子,加生姜,足前为半斤。
茯苓四逆汤《伤寒论》
茯苓四两 人参一两 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 甘草二两(炙) 干姜一两半
上五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二服。
五苓散《伤寒论》
猪苓十八铢(去皮) 泽泻一两六铢 茯苓十八铢 桂枝半两(去皮) 白术十八铢
上五味为末,以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多饮暖水,汗
火神派温阳9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