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读后感
国演义读后感 篇一
《三国演义》中的人物许很多多,但诸葛亮在我心中恒久是最闪的那颗星。
诸葛亮不愧是“智绝”。草船借箭中,周瑜要害诸葛亮,要他十天之内把箭造
三国演义读后感
国演义读后感 篇一
《三国演义》中的人物许很多多,但诸葛亮在我心中恒久是最闪的那颗星。
诸葛亮不愧是“智绝”。草船借箭中,周瑜要害诸葛亮,要他十天之内把箭造好,可诸葛亮说只要三天,周瑜听了,马上让他立下了军令状。诸葛亮找到鲁肃说你打算20条船。诸葛亮算定了大雾之日,便借子敬二十只草船驶往曹营,曹操因疑雾中有埋伏,便令以乱箭射之。待至日高雾散,孔明令收船急回,船轻水急,曹操追之不得,使孔明既平安借得箭,又挫败了周瑜的暗算。
其实,诸葛亮的成长并非一帆风顺。
他三岁丧母,五岁丧父,之后由叔叔诸葛玄抚养。15岁那年,叔父诸葛玄带诸葛亮来到豫章以避战乱。哥哥诸葛谨留守家中,后来南下投靠孙权。但不幸的是,诸葛玄在两年后就病逝了,17岁的诸葛亮担起了一家人的生活重担,在襄阳城西20里的隆中山里盖了几间茅屋,“躬耕于南阳”十载。10年之中,他躬耕苦读。渐渐从一个普一般通的少年成长为一个能综观天下时事的俊杰,随时打算辅佐明君,治国安邦。
诸葛亮这块金子终究被庞统的慧眼所识,大放光彩。
公元207年,刘备“三顾茅庐”,将诸葛亮请出山。公元208年。曹操趁刘表病重,荆州内乱之际,发兵30万南下,“显出宛、叶而间行轻进”,夺取了荆州。刘备无所依附,只好让出荆州,退往江陵。208年10月,孙、刘联军在赤壁采纳火攻,大败曹操。在诸葛亮的辅佐下,刘备很快占据了荆、益两州,在汉中立稳了脚跟。
诸葛亮一生被发觉被重用,最终成为蜀国的重要人物,应证了那句话:花若盛开,清风自来,我若精彩,天自支配。
国演义读后感 篇二
这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在烽火连天的世界里,却引发一个又一个惊心动魄的故事!
那恰是在罗贯中笔下的著作―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内容丰硕,成语众多,当然望起来比较麻烦,但是能让我们真正领悟作者的艺术才华。这本书的主要内容讲张角,张梁,张宝黄巾起义,刘备,关羽,张飞桃园三结义之后,三兄弟起先打天下,以及当中发生的事。我读了这本书真是受益非浅,望,诸葛亮的泛起使三国变得更有意义,真是入进白暖化阶段。火烧新野,草舟借箭,智取汉中,七擒孟获,智取三城等都是诸葛亮的"杰作",就连他死了的时候也机关算绝。
我总想着,若无诸葛亮,刘备根本就不行能建立起蜀
三国演义读后感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