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st updated at 10:00 am on 25th December 2020
家园合作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论文
家园合作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摘要:幼儿期是培养幼儿良好行为。增进教师和家长的相互理解和支持是共同教育好幼儿主要目的,共同促进幼儿的共同成长。一般这种会议可以每年安排3次,与家长一起适宜的教育方式交流和儿童发展的目标,请家长畅所欲言,教师在会上向家长通报孩子在园的情况,同时发表自己的意见。在幼儿园建立家长中心,为家长们提供一个能够集体交流的场所,使他们更愿意参加幼儿园的教育工作。如在美国,大多数幼儿园都会专门留出一个房间成立家长中心,有些面积不大的幼儿园则在走廊或教师划出一定空间作为家长活动角、家长中心或家长活动角。家长可以在这里和教师进行交流,同时,家长之间也可以相互交流。
(四)注重个别化教育工作
幼儿中独生子女占绝大多数,由于不同家庭家长的教育观念不同,教育方式不一,不同家庭幼儿都具有其独特的行为习惯和个性特点,存在的问题也各不相同:有的任性,有的不和群,有的生活不能自理这些幼儿实际情况为我们落实《规程》精神“注重个体差异,因人施教”提供了重要依据,并帮助我们围绕孩子的发展有针对性地做好幼儿家长的工作。
1.重视“问题儿童”的教育。对于一些在行为习惯上有特殊问题的幼儿,我们深入细致的了解并分析其家庭情况及各种因素,耐心地做家长工作,帮助幼儿克服缺点,促进发展。对此,我们对“问题儿童”进行了走访,详细了解了他的家庭及周围环境对他的影响,并在幼儿园中对他进行了一段时间的细心观察,从而进行讨论分析,采取相应措施。
2.重视家长间的帮教。对于一些较典型的“疑难杂症”,
我们还会介绍有丰富经验的家长进行“帮教”,并形成一种极具特色的家庭教育形式。“家长相互帮教,有利于取长补短,对孩子教育效果极为明显。
(五)充分利用榜样激励
由于幼儿对于是非的辨别能力较差,但是对家长的鼓励和表扬是非常敏感的。因此家长可以充分利用幼儿的这种需求特点,尤其是要及时表扬和鼓励能够自觉遵循常规的幼儿,及时肯定幼儿的良好行为表现,通过这种途径可以使幼儿将正确行为正面强化,进而使之固化下来,养成行为习惯。
(六)及时强化巩固
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不是短时间形成的,要完成这一过程就必须需要有一个从陌生到熟练到自由化的阶段,反复训练才能逐步强化。行为巩固是指在对幼儿的行为实施常规的评比和检查的制度下,让幼儿具备在生活常规的约束下促进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如何才能对幼儿良好的行为进行巩固呢?ll~In可以建立一面“星星墙”,孩子表现好时贴上一颗星,让幼儿产生荣誉感和自豪感,以激励其他幼儿学习。此外,还可在班级中开展“小老师”的活动,半天或者一天安排一名小老师,尝试按组轮流,每个孩子都有机会当上“小老师”。让他们检查和评价全班小朋友的生活常规表现,这对幼儿良好行为的养成作用很大,能够有力地促进其良好行为习惯。
(七)言传身教,并持之以恒
幼儿的思想很单纯,对这个世界的认识基本上还是片空白,所以对于自己的第一个启蒙老师一父母的言行举止尤为上心,父母不雅的一句话、一个动作,都可能误导他们。因此,家长首先要严格要求自己,做孩子的表率,教育孩子,平时就应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这样才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
家园合作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论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