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商翘楚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作为山西近代最早最杰出的实业家之一,清政府着意栽培的官员和山西票号业“渠半城”后人的渠本翘,从他富于传奇的故事里,我们确实可以看到一个心怀
渠本翘的科举仕途之路进行得非常顺利。光绪十一年(1885),他考中秀才,十四年中解元,十八年中进士。任内阁中书,时年31岁,便实现了科举时代“琼林赐宴”、“春风得志”的愿望。二十六年庚子事变后,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慈禧挟光绪帝逃往西安,本翘为了御侮救亡,投身国难,赴西安行在上任。
光绪二十八年(1902),渠本翘与祁县南社村乔殿森合资,以白银五千两接办了官办的“晋升火柴局”,改名为“双福火柴公司”。同一时期,山西巡抚胡聘之将阳泉、潞安等处煤矿开采权出卖给了英商福公司,消息传出,舆论大哗,全省各界群起保矿,渠本翘更为此积极奔走呼号,并协助山西省当局与英商福公司商议筹款赎矿,后由其出面向各票号筹借白银二百万两,终将矿权赎回。赎回后他在山西阳泉成立了“山西保晋矿务总公司”,建成了山西省规模最大的煤炭开采业,自己出任公司第一任总经理。清政府看到他的成绩和影响力,对其极力笼络,任命他为三品京堂候补。
光绪二十九年(1903),渠本翘以外务部司员任驻日本横滨领事,次年回国。三十年,充山西大学监督。三十一年,时值清政府废科举,兴学堂,渠本翘与本县乡绅商定,捐资两万余两白银,就祁县城内“昭余书院”旧址创办“祁县中学堂”,并附设蒙养学堂。他还负责将所集款项存放于殷实商号,以求生息,供学校逐年开支。为了培养人才,他还于祁县中学堂开办之初亲自制定规章制度,并不惜重金延请优秀师资,为学生设立奖学金,培育后进。
宣统二年(1910),渠本翘又被朝廷任为典礼院直学士,从此人们都称他为“渠学士”。
辛亥武昌起义爆发并取得成功之后,山西也开始响应,清政府为了自保,欲借渠本翘的声望挽回清政权在山西的失败,便又任命他为山西宣慰使,但他辞而未就。后来南北议和,本翘被任命为清廷议和随员,时隔不久和议告成,清帝退位,他的政治生涯也告一段落。袁世凯“洪宪”称帝时,也曾极力拉拢渠本翘,并许以高官厚爵,而他一直隐居天津,未予应命。
此后渠本翘无意官场,而是致力于收藏和著述,他一面广购珍版古籍与名家字画,一面征集文献,整理刊行,为保护历史文化尽了不少力。
1919年5月,渠本翘在天津赴友人宴时突然发病去世,一代山西官商之楷模就这样走完了他的人生历程,终年58岁。
官商结合的经营理念
作为近代山西杰出的实业家,清政府看重并着意栽培的官员,渠本翘心怀家国天下,又历尽商海波澜,不知不觉间便练就了一套独到的商业经营哲学,这里总结如下:
勇于进取
由利益而起动的进取精神,是明清时山西商人鏖战于商场的精神动力。山西人是把经商作为大事业来看的,他们通过经商来实现其创家立业、兴宗耀祖的抱负,而这种观念正是使其在商业上不断进取的极其巨大的精神力量。
渠本翘初虽致力于学业,然终也没有丢下商业。他通过仕途显贵,又通过经商致富,提高了其家族的社会威望和地位,为国家尽了一份力,能做到这些,也得益于他的进取精神。
渠本翘的进取心还表现在强烈的开拓精神上,如他接手官
晋商翘楚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