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电子水准仪
双侧无限位
微动螺旋
钻石般的圆水准器
(有照明)
带有概略瞄准器
的固定提把
低耗能电池
字母数字
键盘
RS232
接口
PCMCIA 卡
优秀的光学系统
可定制的显示屏
§ 电相比较是求视线高的过程,在此二维相关中, 一维是视距, 另一维是视线高,二维相关之后视距就可以精确算出。
§ 电子水准仪
可以想象从原始参考信号一步一步缩放比较的相关的计算量会很大, 使读数时间过长。为了缩短读数时间,徕卡数字水准仪内部设计有调焦移动量传感器采集调焦镜的移动量,由此可以反算出概略视距,初步可以确定物像比例。
对仪器内部的参考信号的“宽窄”进行缩放,使其接近探测器采集到的测量信号的“宽窄”,然后再进行二维相关。这样可以减少80%的相关计算量.使读数时间缩短到4秒以内。
调焦移动传感器
§ 电子水准仪
伪随机码简介
伪随机码属于二进制码,它的结构可以预先确定,并且可以重复产生和复制,另一方面它还具有随机特性,即统计特性。—100m距离内使用相关法的特点。 标尺上的白码条或黄码条在CCD器件上产生光电流,在电路上为高电平,我们用二进制的“1”表示,相反黑码条用“0”表示。从条码标尺上测量得到的徕卡仪器的参考码序列为:{P}=11010001101111101111**********…010000001001001101
§ 电子水准仪
蔡司Dini 10/20
§ 电子水准仪
二、几何法数字水准仪
2、几何法——条码标尺
DINI系列的标尺每2cm划分为一个测量间距,其中的码条构成一个码词,每个测量间距的边界由黑白过渡线构成,其下边界到标尺底部的高度,可由该测量间距中的码词判读出来,就象区格式标尺上的注记一样
DINI系列测量时,只利用中丝的上下两边各15cm的标尺截距,也就是15个测量间距来计算视距和视线高。
§ 电子水准仪
2、几何法——测量原理
图中Gi为某测量间距的下边界,Gi+1为上边界,它们在CCD行阵上的成像为Bi及Bi+1。它们到光轴(中丝)的距离分别用用bi及bi+1表示。CCD上象素的宽度是己知的,这两距离在CCD上所占象素的个数可以由CCD输出的信号得知,因此可以算出bi和bi+1,也就是说bi和bi+1是计算视距和视线高的己知数。bi和bi+1在光轴之上方为负值,在光轴之下方取正值。如果在标尺上看,则是在光轴之上为正, 反之为负。
§ 电子水准仪
几何法——测量原理
g为测量间距长(2cm),用第i个测量间距来测量时,则物象比
Ai=g /(bi+1-bi)
视线高读数为:
Hi=g(Ci+l/2)-A(bi+1+bi)/2
Ci 是第i个测量间距从标尺底部数起的序号,可由所属码词判读出来
§ 电子水准仪
几何法——测量原理
为了提高测量精度,DINi系列取N个测量间距平均来计算,也就是取标尺上中丝上下各15cm的范围,即15个测量间距取平均来计算。
§ 电子水准仪
3、相位法——光路示意图
标尺的条码像经望远镜、物镜、调焦镜、补偿器的光学零件和分光镜后,分成两路:
一路成像在CCD线阵上,用于进行光电转换;
另一路成像在分划板上,供目视观测。
§ 电子水准仪
三、拓普康数字水准仪的相位法
相位法——标尺编码
有三种不同的码条:
R表示参考码,其中有三条2mm宽的黑色码条,每两条黑色码条之间是一条1mm宽的黄色码条,以中间的黑码条的中心线为准,每隔30mm就有一组R码条重复出现。
在每组R码条左边10mm处有一道黑色的B码条。在每组一参考码R的右边10mm为一道黑色的A码条。每组R码条两边的A和B码条的宽窄不相同。
实际上 A和 B码条的宽度是在1到 10mm之间变化,这两种码包含了水准测量时的高度信息。其中A码条的周期为600mm,B码条的周期为570 mm
R
R
B
B
B
A
A
P
10mm
§ 电子水准仪
相位法——标尺编码
在标尺长度方向上就形成了亮暗强度按正弦规律周期变化的亮度波。在图中条码的上面画出了波形。纵坐标表示黑条码的宽度,横坐标是标尺的长度。实线为A码的亮度波,虚线为B码的亮度波。由于A和B两条码变化的周期不同,也可以说A和B亮度波的波长不同,在标尺长度方向上的每一位置上两亮度波的相位差也不同。这种相位差就好象传统水准标尺上的分划,可由它标出标尺的长度。只要能测出标尺某处的相位差,也就可以知道该处到标尺底部的高度,因
12电子水准仪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