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中国建筑史课件 基础课程 中建史w.doc


文档分类:高等教育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第十章课后作业
简答题:
陵墓建筑具有哪些意义?
填空题:
唐陵的形制可分为“封土为陵”和“依山为陵”两类.
从宋代开始中国出现集中陵区。
十三陵陵区的神道建置顺序依次为大石牌坊——大宫门——碑亭——石像生——棂星门。
在十三陵中,建成时间最早,规模最大的是长陵。
第十一章封建社会时期的住宅建筑
第一节传统民居的概况
一、全球化背景下的建筑地域性追求
建筑全球化的负面效应
生态危机
文化消蚀
《北京宪章》指出:技术和生产方式的全球化带来了人与传统地域空间的分离,地域文化的多样性和特色逐渐衰微、消失;城市和建筑物的标准化和商品致使建筑特色逐渐隐退,建筑文化和城市文化出现趋同现象和特色危机
地域建筑的提出
《关于21世纪的建筑教育与建筑师培养的宪章》中,把“全球化与区域化、国际化与地方化、普遍化与专业化、流动性与可持续性”作为建筑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指出:全球化忽略了地方的文化尺度,为了保护这些文化,应该加强地方建筑师的权利
二、相关的研究现状及相关著作
抗战时期:起始阶段刘敦桢、刘致平主要进行收集资料和初步认识的工作,着重于民居的分类和特征描述
解放后: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和南京工学院 1957.《徽州明代住宅》
八十年代:民居研究一时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
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清华大学的陈志华、李秋香《诸葛村乡土建筑》《浙江新叶村乡土建筑》等几本著作,堪称地域型民居研究的典范
东南大学、同济大学的民居测绘
89年以来,陆元鼎召开“中国传统民居与文化”学术会议,每年都出版会议论文
建筑界以外的研究:
青年摄影师李玉祥《老房子》系列,包括《徽州民居》《福建民居》《山西民居》《江南水乡民居》《土家吊脚楼民居》
中国人类学家林家书《土楼与中国传统文化》
温州市规划设计院丁俊清《中国居住文化》
很多港台与国外学者
三、影响传统民居建筑形态的因素
乡土环境
乡土材料
就地取材
对材料的经验认识
乡土技术从材料本身出发
民间工匠技艺传承,灵活
乡土民俗
物质方面
精神方面
乡土经济贫穷、富裕
南、北方散屋
四、传统民居的分类
木构架建筑体系散屋式住宅:南方、北方
庭院式住宅:合院式(北方):北京、东北、晋陕、新疆
厅井式(南方):浙江、安徽、闽粤、云南
木构架延展体系:土楼民居、干阑民居
木构架变体体系(密肋平顶木构架):新疆“阿以旺”、西藏碉房
非木构架建筑体系:窑洞民居、毡房民居
木构架的延展体系:例如土楼和干阑建筑

土楼

土楼剖面
圆楼八卦楼
干阑建筑
方楼

阿以旺
碉房
木构架的变体体系:例如“阿以旺”和碉房
碉房
非木构架建筑体系:例如窑洞和毡房
窑洞建筑
毡房建筑
第二节各地区民居的多元形态
一、北京四合院
(一)北京四合院的构筑形态
构成要素
大门
广亮大门
门框槛安装于中柱

中国建筑史课件 基础课程 中建史w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Q+1243595614
  • 文件大小5.76 MB
  • 时间2017-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