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风险治理能力
吴祖鲲 李曼莉
生活在现代社会就是生活“在文明的火山上”,从地震灾害到饥荒瘟疫,从生态危机到金融危机,无处不有、无时不在的风险紧紧围绕在人类的社会生活之中,成为现代人所必须面对的生存境遇与时
提升风险治理能力
吴祖鲲 李曼莉
生活在现代社会就是生活“在文明的火山上”,从地震灾害到饥荒瘟疫,从生态危机到金融危机,无处不有、无时不在的风险紧紧围绕在人类的社会生活之中,成为现代人所必须面对的生存境遇与时代命运。当前,在国际环境日益复杂的情况下,中国所面临的发展环境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如何遏制风险、化解风险,夺取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已
成为热点问题。总书记强调,防范化解重大疫情和重大突发公共卫生风险,始终是我们须臾不可放松的大事。我国正处于深度社会转型和全面改革时期,这就需要扬弃传统风险治理理性,构建一种新型的风险治理体系。构建新型的风险治理体系,应从民众、政府、专家三个层面的协作共治来应对高度复杂的风险问题,重塑新型的风险治理理性,才能及时、有效处理公共危机,恢复社会正常秩序,避免人类社会堕入风险的深渊之中,从而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超越风险社会和战胜风险挑战,最终走向“善治”。
一、培育民众风险的反思性思维,促进公民社会的自我完善
风险社会是一个反思的社会。作为参与风险治理的公民必须具备一定的反思性思维,才能理性应对纷繁复杂的各类风险信息,从而做出理性判断。也就是说,当前民众的风险意识和自主能力还不是一种完全自觉的认知和警醒,更多的是跟随政府、专家或媒体的报道。因此,面对全球范围的风险,就要首先培育民众自觉的风险意识。为此,就要从以下两方面开展。第一,必须摒弃传统“官本位”的思维习惯,认清作为社会公民所具有的权利和义务。“官本位”在中国传统社会绵延2000多年,已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官本位”的实质就是政府主导。可以说,受这种传统思维的影响,广大民众认为社会管理仅仅是政府的责任,民众如若遇到重大困境,只要寻求政府的帮助就可以解决。当前,随着信息通信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作为社会治理主体的个人有了更多的表达自我利益需求的工具,因而在现代社会中,民众对风险的自觉与自我治理能力确实有了一定的提高。然而,我国作为一个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民众自身对社会运行负有责任,应积极参与社会治理。一方面民众要不断努力提升知识文化水平与逻辑判断能力,与此同
时,勇于破除旧观念,积极利用信息网络平台,如微博、微信等,合理、合法、合规地表达自己的心声,以主人翁的态度对涉及公共事务的事件述评,积极应对与自身生活相关的风险挑战。第二,要不断学习与训练自己的理性风险意识。面对各类由政府、专家、媒体以及某些利益集团所发布的风险信息,不能采取“非此即彼”的全盘接受或否定的态度,而要根据自身所处的风险境遇,理性分析,汲取有效信息,从而形成并敢于提出自己的风险认知,发挥自身在风险治理中的积极作用。
二、创新风险治理模式,提升政府风险管理意识
目前,我国既存在传统自然风险,又存在快速的城市化和工业化带来的风险。我国现代社会风险呈现出共时性、叠加性、多样性等特点。这就需要政府一方面创新风险治理模式,将社会多元主体纳入
提升风险治理能力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