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一单元认识更大的数
单元教课目的
1、经历采集平时生活中常有大数的过程,感觉学习更大数的必需性,并能体
验大数的实质意义。
2、经过实践操作活动,认识亿之内数的计数单位要将一些较大的数据改写成以
万、或亿作单位,这样既方便书写,又便于读数。教材中安排的“国土面积”
中的一些数据都是比较大的数据,经过对这些数据的改写过程,让学生领悟到
改写的必需性。所以,数据改写的活动应尽可能创立条件安排在必然的背景下
进行,进而使学生领悟改写所带来的方便。
3
-4-
数据的改写是对数据表示形式的变化,它的大小并无发生变化。对此,
在改写过程中应向学生说明改写后为何要写计数单位的道理。如9600000=960
万,等号左侧的数是以“个”为单位,一般以“个”为单位就不写计数单位了。
而等号的右侧是以“万”为单位,若是这个计数单位不写,那么就会变为以“个”
为单位,这样二者之间就会相差很大。这些道理,可以结合详尽的情形加以说
明,以便学生在理解的过程中减少错误。
4、在察看比较中,掌握求近似数的方法
近似数是平时生活中经常运用的数,它与精确数不同,表示的仅是某一对
象的必然范围。对于近似数学生在平时活动中也已接触到,但是没有出现这样
的观点。而本单元的学习是相对系一致些,同时掌握求近似数的方法(主若是
以四舍五入法为主)。
教材中安排的“丛林面积”活动,是一些相关植树的题材,这些题材的数
据中有些是精确的,有些是近似的。出示这组数据后,可以让学生自己说一说,
并议论为何会形成这些近似数,进而让学生理解近似数产生的过程,以加深
对近似数观点的理解。接着,让学生自己举例说一说生活中的近似数。在学生
说的过程中,教师要擅长帮助学生进行鉴识,区分精确数与近似数的差别。
求近似数方法教材采纳察看思虑的方法,把一组不同的近似数放在一起,依据
不同的要求,得出不同的近似数。教课时,可以采纳比较的方法,将这一组数
据整齐摆列,尔后请学生进行察看,接着再进行议论。如精确到千公顷:约是
224319千公顷,那么千位上的“9”是怎么出来的?经过一组数据的比较,相信
4
-5-
学生能发现求近似数的方法。
近似数在详尽的运用中,将依据不同的需要取不同的精确值。教材第11
页第2题安排的练习,就是一道依据实质情形需要选择不同的近似数。在教课
时,可以先让学生自己进行选择,尔后再进行解析,搜寻此中的规律。一般说,
是以对应的方法来确立。如第⑴题中,全国造林是以“万公顷”为单位,那么
比较内蒙古自治区的造林也应用“万公顷”为单位。第⑵题2000年内蒙古自治
区造林是以“千公顷”为单位,那么比较2001年的造林数也应以“千公顷”为
单位。
第一课时认识更大的数
数一数
一、教课内容
教材2-4页
二、教课目的
、认识生活中的多位数,明确级、数位、计数单位的观点,掌握十进制计数法,知道亿是个很大的数。
5
-6-
2、培育学生的迁徙类推能力,察看、着手及解析能力。
3、进一步浸透数学与生活亲密联系的思想,使学生养成仔细仔细的优异习
惯。
三、要点难点
1、明确“数位”与“计数单位”之间的对应关系。
2、掌握十进制计数法。
四、教具准备
计数器,相关数据资料
五、教课过程
(一)导入
向学生体现一组图画,并展现生活中的多位数。
故宫占地720000平方米;2003年已有112000000平方米的“都市丛林
”围绕北京城;北京奥运会主体育场,在奥运会时期可容纳100000人;国家大
剧院“蛋壳”。
发问:这些都是老师找到的图片资料,看完此后同学们有什么感觉?有什
么发现都可以说一说。
教师发问:同学
【教案】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认识更大的数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