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墙体的基本构造
| 工作总结 | 商务报告 | 项目展示| 商务展示 |
第3章 墙体的基本构造
砌体墙的基本构造
●常用砌体材料及规格
砌体墙
砌筑块材
粘结材料
多孔粘土砖
实心粘土砖
3
非承重外墙尽端至门窗洞边的最小距离
4
内墙阳角至门窗洞口边最小距离
5
无锚固女儿墙(非出入口处)的最大高度
房屋的局部尺寸限值(m)
第3章 墙体的基本构造
砌体墙的基本构造
●砌体墙的洞口处理
,洞口的水平截面面积一般不超过墙体水平截面面积的50%。同时,开洞后窗间墙和转角墙的宽度都应当符合建筑物所在地区的相关抗震规范
,并将这些荷载传给窗间墙,常在门、窗洞孔上设置过梁。过梁的形式较多,但常见的有砖拱(平拱、弧拱和半圆拱)、钢筋砖过梁和钢筋混凝土过梁等。
砖拱过梁
砖拱过梁有平拱、弧拱和半圆拱三种。。砌筑砂浆强度等级不低于M5,砖强度等级不低于MU10.
砖拱过梁节约钢材和水泥,但施工麻烦,整体性差,不宜用于地震区,过梁上有集中荷载或震动荷载,以及地基不均匀沉降处的建筑。
钢筋混凝土过梁
钢筋混凝土过梁,坚固耐用,施工简便,当门窗洞口较大或洞口上部有集中荷载时应用。为了施工方便,梁高应与砖皮数相适应,常见梁高为60、120、180、240mm。梁两端支撑在墙上的长度每边不少于240mm。过梁断面形式有矩形、L形,矩形多用于内墙和混水墙,L形多用于外墙和清水墙。
平拱砖过梁
钢筋砖过梁
钢筋混凝土过梁
半圆砖拱
第3章 墙体的基本构造
砌体墙的基本构造
●洞口下方窗台构造
砖墙窗台构造
不悬挑窗台
悬挑窗台
第3章 墙体的基本构造
砌体墙的基本构造
●混合结构建筑墙体的抗震措施
结构特征——墙体承重
砌筑砂浆是砌体墙中的薄弱环节
抗震主要构造措施
限高——地震发生时建筑物的摆幅不至于过大,墙体不容易因错动开裂而倒塌
砌体房屋总高度(m)和层数限制
墙体类别
最小墙厚(m)
6 度
7 度
8 度
9 度
高度
层数
高度
层数
高度
层数
高度
层数
粘土砖(多孔砖)墙
24
八
21
七
18
六
12
(9)
四
(三)
混凝土小块墙
21
七
18
六
15
五
不宜采用
混凝土中块墙
18
六
15
五
9
三
不宜采用
粉煤灰中块墙
18
六
15
五
9
三
不宜采用
灰砂砖墙
21
七
18
六
15
五
不宜采用
第3章 墙体的基本构造
砌体墙的基本构造
设置圈梁和构造柱——形成内骨架,加强建筑物整体刚度
●混合结构建筑墙体的抗震措施
结构特征——墙体承重
砌筑砂浆是砌体墙中的薄弱环节
抗震主要构造措施
限高——地震发生时建筑物的摆幅不至于过大,墙体不容易因错动开裂而倒塌
圈梁—在屋盖及楼盖处,沿着全部外墙和部分内墙设置的连续、封闭的梁。其作用是配合楼板可提高建筑物的空间刚度及整体性,增强墙体的稳定性,减少由于地基不均匀沉降而引起的墙身开裂。
圈梁、构造柱设置部位和要求 :
墙 类
烈 度
6、7度
8度
9度
外墙和内纵墙
屋盖处及隔层楼盖处
屋盖处及每层楼盖处
屋盖处及每层楼盖处
内横墙
同上;屋盖处间距不大于7m,楼盖处间距不大于15m,构造柱对应部位
同上;屋盖处沿所有横墙,且间距不大于7m,楼盖处间距不大于15m,构造柱对应部位
同上;各层所有横墙
粘土砖房圈梁设置要求
钢筋混凝土圈梁的高度一般不小于120mm,常见的高度为180mm、240mm,构造上宽度宜与墙同厚,当墙厚为240mm以上时,其宽度可为墙厚的2\3.
43墙体的基本构造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