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说我们的家风家训故事征文范文5篇
我说我们的家风家训故事征文1
阴历2月12日,父亲的爷爷奶奶去逝了,老爷爷是中午11时多去逝的,老奶奶是中午12时多去逝的。其时,老爷爷88岁,老奶费一千元,给姑姑治病一千元,打官司花费的一些钱有时还要向别人借。姑姑经过近两年的治疗,最终没能醒过来;官司打了近四年,最终打赢了,为姑姑赢得了公正,使姑姑年迈的母亲和年幼的女儿生活有了保障,父母为姑姑花的钱也收了回来。虽然此前父亲常常对母亲说,这官司打赢后咱花的钱是要还回来的,可官司能不能打赢,父亲心里也没底。单位的领导和同事得知后,对父亲的行为赐予充分赞许和确定,此后连续多年父亲在年度考核时都被评为了优秀等次。
父亲读过一些国学经典,常常在我面前提及做人要“仁义礼智信、忠孝悌廉俭、温良谦恭让”,而且不仅要独善其身,更要兼济天下,要有“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的济世情怀。还结合自己的人生体验,总结出“忠孝、勤俭、宽恕、清廉、助人”的左右铭,让我熟记。根据他的观点,一个人,假如能自觉做到这几点,即便是布衣足可傲王侯;即便他目前身处低微,也必不会久居人下;即便他一生不得志,其后也必有达人。
对于爷爷和父亲的家训,我经过仔细分析,认为特别有道理:一个人,不应当只为自己活着,他心中装的人越多,他的成就也就越大!因此对于乐于助人的家风,我非常情愿承袭。但作为一名在校学生,空谈是无用的,我惟有勤奋学习,提高自己为他人、为社会、为国家服务的本事,才能更好地继承家风、发扬家风。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让我从现在起先,奋勉图强,只争朝夕,争取更好地成果,以更好地帮助他人!
我说我们的家风家训故事征文2
假如说要问“我的家风”是什么?
一时半会我还真答不上来。
回到家,我问了一下八十一岁的老母亲。“我们的家风是什么?”“不知道。”“那您以前是怎么教我做人做事的?”“做人要诚恳,有爱心,做人要讲良心呀。”或许,这一句简短的话语,就是我的家风吧。她伴随着我一年又一年,一程又一程。几十年过去了,依旧那么亲切,那么暖和。
那一年,我九岁。刚上小学二年级。一天下午,我趁着四周无人,偷偷地溜进老师房间,拿走了老师一支精致的钢笔。我一路小跑回到家。因为太激烈,一不当心将钢笔干脆掉在了母亲的跟前。母亲说“谁的?”“借的。”“借谁的?”“同学的。”母亲弯腰捡起那支钢笔轻轻地放在我的手上说“拿回去吧,不是自己的东西我们不要,做人要诚恳,以后有钱了母亲给你买一支。”其次天,我静静地将钢笔放回了原处。事后,我问母亲,“你怎么知道那支钢笔不是借来的?”母亲说“这么宝贵的钢笔我们全村都没有,只有老师才有。”“那你为什么不打我呢?”“打你干啥,还回去就好了,谁都有犯糊涂的时候。”四十多年来,母亲就是用这种豁达教会了我做人的道理。
后来,我的父亲因病去上班时,一脚踩空,掉进了上犹江里。十里八村闻讯赶来的乡亲,挤满了河的两岸,足足有好几百人。那时,正是农忙季节。但大家都自发地放下农活,放弃休息时间前来帮忙。经过大家三天三夜的不停打捞,最终在离落水地五华里的地方拉起了我的父亲。但他的脚已断了一只。事后,我问母亲“为啥这么多人来帮助父亲?”母亲说,“因为他有爱心。”后来,我从旁人口中得知,缘由是我的父亲在石灰窑下上班时,常常免费供应饭菜、茶水、自己种的瓜果帮助那些挑石灰和砍柴的人。所以,他们知道我的父亲受难后,都自发地前来帮忙。
父亲走后,瘦弱的母亲为了养活我五兄妹,白天忙于挣工分,晚上又忙着蒸酒、磨豆腐、炸米果卖。一家人跌跌撞撞地熬着日子。虽然那
我说我们的家风家训故事征文范文5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