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地震解释地震层序课件.pptx


文档分类:建筑/环境 | 页数:约7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第2课
地震资料解释基础
第1页,共74页。
2
地震层序分析
• 地震时间剖面的特征
• 地震反射界面的追踪对比方法
• 地质界面的类型和特征
• 地震反射界面的类型、地震解释首先要从标志层开始,在断裂发育区尤其如此。重大的地质界面可
以是标志层,也可以不是,如基底。
第21页,共74页。
X463
420
360
480
标志层确定
第22页,共74页。
463
标志层确定
第23页,共74页。
463
标志层确定
最后极性的确定:要考虑岩性组合特征和显示方式
第24页,共74页。
503
463 483
Y360 标志层与区域不整合面不一定对应
第25页,共74页。
复习题

、波组、波系、包络面的概念及对比方法

第26页,共74页。
2
地震层序分析
• 地震时间剖面的特征
• 地震反射界面的追踪对比方法
• 地质界面的类型和特征
• 地震反射界面的类型、成因及区分
• 地震地层单元划分
• 地震反射波的基本特征
第27页,共74页。
地质界面的类型和特征
地质界面的基本类型
地震反射界面是地层界面的表现形式,因此首先应
对各种地层界面的类型和特征有所了解。
沉积岩地层基本上是层状的,各时代地层被不同性
质的地层层面所隔开。从地层之间的时间连续性上看,
有两种最基本的地层界面——不整合面和整合面。
当两套地层在形成时间上不连续,其间出现地层缺
失,则称其为具不整合接触关系。这两套地层之间的接
触面则称为不整合面。
反之,如果地层之间没有明显的时间缺失,则为整
合接触,其间的界面为整合界面。
第28页,共74页。
(1)按地层产状特征分类
(2)按成因分类
(3)按分布范围分类
(4)按剥蚀期次分类
不整合面
不整合面的分类
第29页,共74页。
(1)按地层产状特征分类
可分为平行不整合和角度不整合两大类。
•A 平行不整合:界面上下总的地层产状一致,但其间存在时间缺
失,具有不整合面的地质标志,如冲刷面、底砾岩、古土壤层、根
土岩、赤铁矿、钙质结核等,并表现为沉积相序的不连续和古生物
的不连续。平行不整合主要是区域性垂直升降运动的产物,老地层
呈水平状抬升遭受剥蚀,而后又整体下降接受新的沉积。
第30页,共74页。
1-2,2-3,4-5之间为整合,3-4之间为下切型平行不整合,
3-5之间为均夷型平行不整合
平行不整合
第31页,共74页。
可进一步细分为:
:界面上下产状不一致。地层向上倾方向遭受剥
蚀。
:在发育长期侵蚀间断的地层表面上新地层逐层
向上超覆
:二者同时存在。


B 角度不整合:指其上下的新老地层产状不同,且存在时间
缺失的界面。其通常是受地壳运动的影响使老地层产状发生变化,
形成沉积间断甚至于遭受抬升剥蚀,之后再接受新的沉积而形成的。

第32页,共74页。
• :因构造等内动力活动使地层
产状变化造成时间缺失而形成的不整合,包括:






(2)按成因分类
第33页,共74页。
–:由于褶皱作用而地层弯曲遭受剥蚀
– :由于掀斜作用而使抬升一侧的地层遭受剥蚀
第34页,共74页。
–:因差异升降而使断凸遭受剥蚀形成的不整合
第35页,共74页。
–:因整体抬升而形成,一般为平行不整合
第36页,共74页。
:因塑性岩

地震解释地震层序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bb21547
  • 文件大小34.27 MB
  • 时间2022-08-05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