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ghy2第十二章宏观经济的基本指标及其衡量.ppt


文档分类:经济/贸易/财会 | 页数:约5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第十二章 宏观经济的基本指标及其衡量
主要内容:
第一节宏观经济学的特点
第二节国内生产总值及其核算方法
第三节国民收入的其他衡量指标
第四节国民收入的基本公式
第五节名义GDP和实际GDP
学习目标:
1、掌握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2、掌握国民收入各个总量的概念及其关系,国内生产总值的概念。
3、掌握国民收入核算的基本方法,国民收入核算的恒等式。
第一节宏观经济学的特点
一、宏观经济学学科介绍

微观经济学是研究理性经济人为了实现利益最大化而进行的微观决策。按照古典经济学派的观点,依靠“看不见的手”自发调节个人行为就可以客观地达到良好的宏观经济目标,而且强调“人们在公平地追求个人利益的同时,也客观地为社会做了贡献”。
然而,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大危机给自由主义经济观敲响了警钟,经济似乎无法实现自我均衡。为此,凯恩斯率先解释引致大危机的经济机制,这标志着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建立。
现代宏观经济学是在凯恩斯的《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1936)出版之后才迅速发展起来。

(1) 相同
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都是研究市场经济中经济活动参与者的行为及其后果,即研究供给和需求行为,二者有着相同的供求曲线形状,它们的交点决定着价格和产量。
(2)主要不同
微观经济学:以单个经济单位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和相应的经济变量单项数值的决定来说明价格机制如何解决社会的资源配置问题。
宏观经济学:以整个国民经济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经济中各有关总量的决定及其变化,来说明资源如何才能得到充分利用。
微观经济学:
研究对象:个体经济
解决问题:资源配置
中心理论:价格理论
研究方法:个量分析
宏观经济学:
整体经济
资源利用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总量分析
开放经济
(十八章)
第一节宏观经济学的特点
宏观经济学的最终目标是寻找并保持国民收入稳定增长的对策:第一,必须探寻哪些市场?第二,制定怎样的政策?
二、宏观经济学的框架结构




长期决定及对策
有关国民收入的短期决定的不同意见和对策
总需求曲线
总供给曲线
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
产品市场
货币市场
国际市场
短期决定及对策
劳动市场
总需求
(十三~十五章)
一般均衡
短期均衡
(十三~十八章)
长期均衡
(十九章)
总供给
(十五章)
失业
通胀
财政货币政策
供给管理政策
(十七章)
争论和共识
(二十一章)
微观基础
(二十章)
总产量水平变化
基本指标
(十二章)
总价格水平变化
(十六章)
第二节国内生产总值及其核算方法
核算国民经济活动的核心指标——国内生产总值
(Gross Domestic Product)
第二节国内生产总值及其核算方法
一、国内生产总值的含义
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指经济社会(即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ghy2第十二章宏观经济的基本指标及其衡量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