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持之以恒的故事.docx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1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持之以恒的故事
【篇一:持之以恒学习的故事】
12月15日23:55周恩来从小志高,12岁就发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誓言。
1911年年底,周恩来在沈阳东关模范学:孟母诫子】
战国时期,儒家学派代表人物孟子(孟轲)小的时候,母亲送他到学堂读书。刚起先孟轲还懂得用功,后来就慢慢学会偷懒、贪玩,不愿用功读书了。有一天,他竟然逃学回家。
母亲此时正在家中织布,一望见他逃学回来,就拿起剪刀把织布机上织了一半的线剪断了。孟轲很惶恐地跪下,问母亲为何要把线剪断。
母亲责怪说:求学跟织布的道理是一样的,必需一丝丝不断积累,才能织成有用的布料。假如中途把它剪断了,那就会前功尽弃,成为一堆废料。求学更是要不断地用功,最终才会有所成就。而你现在却偷懒逃学,不愿用功读书,这样自我堕落,如何能成就学业?
孟轲听了母亲这番话,特别惭愧,立即向母亲认错,从今发愤向学。经过长年累月的不懈努力,最终成就了自己的道德学问。










【篇三:持之以恒的故事】
有志者,事竟成。这是我的哥哥教给我的一句话。这句话是清初作家蒲松龄的话(next88)。在现实中也有许很多多的人持之以恒、有志者,事竟成。古今中外,也有许很多多持之以恒,有志者事竟成的人。我国东晋书法家、文学家王羲之就是这样胜利的。
王羲之七岁起先练习书法,勤奋好学。十七岁时把他父亲秘藏的前代书法论著偷来阅读,看熟了就练着写。他每天坐在池边练字,送走黄昏,迎来黎明。写完了多多少少的墨水,写烂了多多少少的笔头,每天练完字就在池边洗笔,天长日久竟将一池子水都洗成了黑色。这就是人们传闻中的墨池。
王羲之持之以恒,勤奋好学,刻苦钻研。从小就把毛笔的笔头都写坏了,池子里的清水都洗黑了。所以有了以后的成就。
成语入木三分是皇帝当时要到北郊去祭祀,让王羲之把祝辞写在一块木板上,再派工人雕刻。雕刻的工人在雕刻时特别惊异,王羲之写的字笔力竟然渗入木头的三分多。皇帝赞美的说:右军将军的字真是入木三分啊!更加说明白王羲之勤练书法,擅长书法。
持之以恒,不只是说说而已。要用自己的行动去做它。何谓持之以恒,以小积大、以少积多、每天积累,就像王羲之一样,这才是真真的持之以恒。










【篇四:关于持之以恒的故事】
李白幼年时贪玩,一日见一婆婆在磨铁棒,惊奇而问,婆婆答:磨针。李白更加惊奇,问:那要到什么时候才能磨好啊?婆婆答: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李白最终明白了贵在坚持、持之以恒的道理,从今刻苦学习,最终成为一代大诗人。
【篇五:乐羊子妻】
乐羊子在路上拾到一块金子,回家交给妻子。
妻子说:我听说有志气的人不饮盗泉之水,不受嗟来之食,何况拾取别人丢失的东西谋求私利而玷污自己的品德呢?
乐羊子特别惭愧,把金子扔到野外,到很远的地方求师学道去了。
过了一年,乐羊子回来了。。乐羊子说:只是出门久了,想家,没别的事情。
妻子拿刀走到织机跟前说:这绸布是蚕儿吐出来的丝,经过织布机一根丝一根丝地积累起来,才积到一寸那么长,又一寸一寸不停地积累,才能成丈成匹。现在假如割断这块绸布,那就会半途而废,白白奢侈时间。你出外求学,半路上就回来了,那和割断这绸布有什么两样?
乐羊子被她的话感动了,回去修完了学业。
【篇六:七口大水缸】










晋代书法家王羲之的儿子王献之八岁的时候就跟父亲学习书法,他聪慧好学,每天都要伏案练字。可是,时间

持之以恒的故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文档百货
  • 文件大小32 KB
  • 时间2022-08-06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