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dified by JEEP on December 26th, 2020.
显微硬度的测定方法
显微硬度的测定方法与设备
一.显微硬度的基本概念
“硬度”是指固体材料受到其它物体的力的作用,在其受侵入时属的一种性质,它与金属的种类有关,而与产生压痕的荷重无关。就是说不管荷重如何,压痕大小如何,弹性回复几乎是一个定值。因此,当荷重小时,压痕很小,而压痕因弹性回复而收缩的比例就比较大,根据回复后压痕尺寸求得的显微硬度值则比较高。这种现象的存在,使得不同荷重下测得的硬度值缺乏正确的比较标准,因此有必要建立显微硬度值的比较标准。
显微硬度值的比较标准
与宏观硬度相比,显微硬度测量结果的精确性、重现性和可比较性均较差。同一材料,在不同仪器上,由不同试验人员测量往往会测得不同结果,即使同一材料,同一试验人员在同一仪器上测量,如果选取的载荷不同,其测量结果的差异也较大,难以进行比较。导致这一后果,不仅与仪器精度、试样制备优劣、样品成分、组织结构的均匀有关,最主要的是在小负荷下载荷与压痕不遵守
“几何相似定律”。
宏观维氏硬度应用的公式是建立在“硬度与负荷无关”的几何相似定律基础之上的,其在10-100Kg载荷下试验得到证实。然而在小负荷下(1-1000G)的试验结果表明:几何相似定律不再适用。由于压痕的弹性回复所致,使同一试样的相同测试对象在载荷变化时显微硬度值不相等。
哈纳门(HANEMANN)提出:既然显微硬度值的差别是由压痕大小引起的,故此以一定尺寸的压痕对角线长度计算的硬度值H5μ,H10μ,H20μ作为显微硬度的比较标准。在硬度测试中,不可能得到完全与标准压痕相同的压痕长度,因此需要首先测出不同载荷的硬度值(5-6个),并绘出压痕对角线长度D与显微硬度HM的关系曲线。再从曲线上求得H5μ,H10μ,H20μ。
显微硬度试验的优缺点及应用
优点及应用
显微硬度试验是一种真正的非破坏性试验,其得到的压痕小,压入深度浅,在试件表面留下的痕迹往往是非目力所能发现的,因而适用于各种零件及成品的硬度试验。
可以测定各种原材料、毛坯、半成品的硬度,尤其是其它宏观硬度试验所无法测定的细小薄片零件和零件的特殊部位(如刃具的刀刃等),以及电镀层、氮化层、氧化层、渗碳层等表面层的硬度。
可以对一些非金属脆性材料(如陶瓷、玻璃、矿石等)及成品进行硬度测试,不易产生碎裂。
可以对试件的剖面沿试件的纵深方向按一定的间隔进行硬度测试(即称为硬度梯度的测试),以判定电镀、氮化、氧化或渗碳层等的厚度。
可通过显微硬度试验间接地得到材料的一些其它性能。如材料的磨损系数、建筑材料中混凝土的结合力、瓷器的强度等。
所得压痕为棱形,轮廓清楚,其对角线长度的测量精度高。
缺点
试件尺寸不可太大;如要知道材料或零件的硬度,则必须对试件进行多点硬度试验。对试件的表面质量要求较高,尤其是要求表面粗糙度要在以上。
对测试人员必须进行一定的训练。以保证测试人员的瞄准精度。
对环境要求高,尤其是要求有严格的防振措施。
四.常用显微硬度计
常用的显微硬度计按其结构特点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专门的显微硬度计,另一类是作为金相显微镜上的显微硬度附件,即哈纳门型显微硬度计。苏联的ΠMT-3型,国产的71型,HX-1000型,日本的MVK型等均为专门的显微硬度计,哈纳门型的显微硬度计则是作为特殊的附件,装在“Neophot”及“MeF-3型”等大型金相显微镜上使用的。
专门显微硬度计
71型显微硬度计
(1)、仪器结构
图8-2是71型显微硬度计外形。该仪器主要有壳体、升降系统、工作台、加荷机构、光学系统和电子部分等组成。
5
6
21
19
18
3
7
20
2
15
16
23
12
4
22
14
13
1
图8-2a 71型显微硬度计外形图(正向) 图8-2b 71型显微硬度计外型图(侧向)
壳体由底座(1)、主体(2)和主体盖(3)三位一体连成的。仪器的大部分零件都封闭在壳体内,仪器由三只可调的安平螺丝支持着。琴键开关和指示灯(4)安装在仪器的底座的正前方,按下开关的红键,指示灯的绿灯亮,表明仪器的电子部分开始工作,可以进行下一步操作。
光学系统安置在主体的左半部。由物镜、测微目镜、折射棱镜和照明等部分连接组成,测微目镜由滚花螺钉(5)固定在目镜管上,它是由装着读数装置的目镜组成的。内装有一块中间带点的十字虚线可移动划板,旋动测微手轮(6),十字叉线就在视场内移动,可以对压痕进行瞄准,(7)是照明插线,(8)是照明灯管,松开滚花螺钉(11),将偏心调节圈(10)连照
显微硬度的测定方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