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标准与设计规范
1、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
2、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
3、 《公路涵洞设计细则》JTG/T D65-04-2007
4、 《公路用工桥涵设计规范》JTG D6水剂掺量以及与水泥的适用性应由试验确定;引气 剂和膨胀剂应分别符合《混凝土外加剂》(GB 8076-2008)和《混凝土膨胀 剂》(GB 23439-2009)的要求。
普通钢筋
普通钢筋采用HPB300钢筋和HRB400钢筋,HPB300钢筋应符合
《钢筋混凝土用钢第一部分:热轧光圆钢筋》(GB -2008)的规定, HRB400钢筋应符合《钢筋混凝土用钢第二部分:热轧带肋钢筋》(GB -2007)的规定。
四、设计要点
本图册盖板涵按无压力式涵洞设计。
恒载考虑填土的重力,按新填土情况计算,填土重力对涵洞的竖向和水 平压力强度系数K、入按《公路涵洞设计细则》(JTG/T D65-04-2007) 。
活载计算采用车辆荷载,按30。角扩散分布;, 故不计活载的冲击效应;
预制正交盖板采用简支单向板进行设计,现浇盖板采用双向板进行设计, 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分别进行计算和验算。
涵台的计算模式设定为:分离式基础涵台为上、下端分别与盖板和支撑 梁形成不可移动的钗接梁;整体式基础涵台上端与盖板不可移动地钗接、 下端与基础底板固结,涵台与基础底板作为整体式框架结构进行计算。
地震主动土压力按《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 004-89) 虑,取基本烈度为8度的非浸水情况,地震角3°进行计算;水平地震 惯性力按《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在地震液化地区, 涵洞基础应与路基同时考虑加固措施。
地基承载力基本容许值[fao]是在地基应力理论计算值的基础上,根据《公 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 进行深度修正所得;本图册偏安全地按涵洞基底为一般黏性土(液性指 数
)进行深度修正(此时宽度修正系数Kl=0,即无宽度修正;深 ),对应涵洞基底持力层为原状土层;当为其他 土层时,在满足沉降要求及稳定性的前提下可进行修正计算。
当涵底地基承载力基本容许值[fao]不满足要求时,应根据实际情况采用 适当的方法进行处理,以达到设计要求;基底换填材料的选用:当要求 的地基承载力基本容许值[fao]W200kPa时,换填材料可采用砂砾,当要 求的地基承载力基本容许值[fao] >200 kPa时,换填材料要求采用级配 碎石O
涵洞台后回填采用非黏性土,回填土类型、回填方式和范围详见具体项 目的相关图纸。
设计参数
1) 填土:重力密度为19kN/m3,内摩擦角为30° ;
2) 混凝土:重力密度为25kN/m3;
3) 普通钢筋:HPB300钢筋抗拉强度设计值为250MPa, HRB400钢 筋抗拉强度设计值为330MPa;
4) 素混凝土和片石混凝土的强度设计值按《公路用工桥涵设计规范》
(JTG D61-2005)的要求取用。
五、施工注意事项
涵洞放样时,应认真核对进出口高程及角度,若发现与实际沟渠底高程、角 度差异过大或涵洞有可能悬空时,应及时予以调整。
表注:
施工时涵洞应设上拱度,一般涵洞的预设上拱度可按下表的数值设置;但入 口流水槽面的高程不宜低于涵身中部流水槽面的高程。
基底土类别
上拱度(mm)
碎右土、砾砂、粗砂、中砂、细砂
H/80
半十硬状态的、硬塑状态的黏性土及老黄土
H/50
H为路线中心线处自涵洞流水槽至路面顶面的高度,单位为mm;
当设计有规定拱度时,按照设计办理;
基底土属软塑状态的黏性土或新黄土时,上拱度可适当加大;
基底为岩石、涵顶填土厚度不足2m以及涵洞纵坡>5%时,可不设上拱度。
盖板混凝土浇筑应连续,一次成形,每片预制板或现浇板浇筑总时间不宜超 过2h。
预制盖板必须在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85%以上时才能进行脱模、移动 和堆放;预制盖板堆放、吊装时应在板块端部采用两点搁置和吊装,吊点位 置宜在距端部10cm〜30cm区域内,不得将顶底面倒置;吊装时应采取措 施防止预制板碰撞损坏、落梁;预制盖板的吊装设施本图册未列入,可根据 工程具体情况自行考虑。
预制盖板安装后,必须清扫冲洗,充分湿润后再在板与台背间、板与板之间 的缝内用C20小石子混凝土填满空隙。
采用现浇盖板时,盖板分块应与沉降缝严格对齐;预制盖板或现浇盖板均不 应跨沉降缝铺设。
涵台和基础混凝土均须分层浇筑,浇筑厚度须满足
盖板涵设计说明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