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采矿课件】煤矿1-11.ppt


文档分类:行业资料 | 页数:约1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采矿课件】煤矿1-11
E—地质损失,单位t;
d—煤的容重,单位t/m3;
P—呆滞煤量,单位t;
k—采区回采率。
3)回采煤量的计算公式:Q回=LhMdk
式中:Q回—回采煤量,单位t;
L—工【采矿课件】煤矿1-11
E—地质损失,单位t;
d—煤的容重,单位t/m3;
P—呆滞煤量,单位t;
k—采区回采率。
3)回采煤量的计算公式:Q回=LhMdk
式中:Q回—回采煤量,单位t;
L—工作面走向长度,单位m;
h—倾向斜长,单位m;
M—平均厚度,单位m;
k—工作面回采率。
二、三量可采期的计算
1、新建矿井:指移交生产时三量可采期。
移交当时的开拓煤量
开拓煤量可采期(年)= ——————————
年设计生产能力
移交当时的准备煤量
准备煤量可采期(年)= ——————————
平均月设计生产能力


移交当时的回采煤量
回采煤量可采期(年)= ——————————
当年平均月计划回采量
2、生产矿井: 所有煤量为计算期末的煤量。
三、三量的合理可采期
1、三量可采期限规定:
开拓煤量的可采期:3—5年以上;准备煤量的可采期:1年以上;
回采煤量的可采期:4—6月。
影响三量可采期的因素:井型、地质条件、采掘能力等。
2、三量合理可采期:
要保证三量满足“采掘平衡”、“留有储量”的原则。
四、三量的统计与分析
1、三量的动态统计:
1)储量动态图:以采掘工程平面图或煤层底板等高线图为底图,
加绘三量、损失煤量等的分布范围。
2)三量统计表:以表格形式,分煤层计算三量。
2、动态分析:
1)三量的划分范围和计算方法是否正确,要定期检查和分析。
2)三量的变化原因及分布状况分析。
3)呆滞煤量的数量和分布状况。
4)三量可采期分析,以达到规定标准。
第三节 煤炭损失的统计与分析
一、产量统计
1、工作面上策计算:
2、煤堆测量用简单几何方法测煤堆体积,然后乘以煤的松散容重
3、生产调度统计:据采区、队报出的产量统计
4、井口统计:
二、煤炭损失量分类
1、按损失形态分类:
1)落煤损失:1)遗留在工作面未运出的煤量;2)面积损失:局部地区不能回采的煤炭损失;3)厚度损失:残留顶、底板的煤皮。
2、按引起煤炭损失的原因分类:
1)开采损失:与开采方法有关的损失。
2)非开采损失:地质、水文地质损失,全矿性煤柱损失等。
3、按计算范围损失分类:
1)工作面损失;2)采区损失;3)全矿损失。
三、煤炭损失量的统计:
1、煤量损失图:分煤层采掘工程平面图为底图,在图上绘出各种
煤炭损失图的范围和数量
2、损失量台账:
1)永久煤柱台账:所有经上级批准留设的永久煤柱都应登录台账,
便于管理和检查。
2)地质及水文地质煤柱台账:由于地质原因的影响而留设的煤柱。
3)护巷煤柱台账:
4)“三下”压煤量台账:
3、储量的注销:由于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影响煤炭储量的采
出,经上级批准可按注销处理。
四、回采率计算:
回采率 是指在某开采范围内采出量占该范围内储
量的百分比。

储量—损失量 采出量
回采率= ——————— ×100%= ————×100%
储量 储量
现行的煤炭工业技术政策规定:

【采矿课件】煤矿1-11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放射辐射
  • 文件大小486 KB
  • 时间2022-08-06